下图便是小编有幸见到的汉白玉马踏飞燕摆件,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腾空而起、飞驰向前,脚下无燕,又犹如有燕。选用上等汉白玉制成,暗刻优美纹饰,琢工细腻,工艺复杂且十分精湛,造型型比例协调,不论细部处理,还是整体把握,均增益有度,恰到好处,一丝不苟。设计的精巧是此摆件的艺术精彩之一;精彩之二是它的工艺,给人十足的立体感,艺术感染力很强。极具欣赏与收藏价值。
清代出现了大型的玉摆饰,其做工也更加复杂精细。民间用玉器以两江产量最多也最精。清朝最负盛名的碾玉中心是苏州专诸巷,苏州玉器精致秀媚,内廷玉匠也多来自该地。扬州玉作豪放劲健,特别善于碾琢几千斤甚至上万斤重的特大件玉器。此时的玉器多以传流故事为题材进行艺术加工,如人们熟悉的八仙过海、群仙祝寿、携琴仿友、十八学士、马踏飞燕、登瀛洲等等。其至出现了以整块石料雕刻的巨型摆件,如龙船、秋山行旅图等等。《大禹治水图玉山》是这一时期特大玉摆饰的代表作。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揉合变通,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玉器工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小型玉摆饰大多独出心裁,以留皮巧雕取胜。清代重白玉,尤尚羊脂白玉,黄玉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