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 物流| 科技| 创业| 经商| 运营| 科普| 财经| 文娱| AI| 物联| 品牌| 会议| 政策| 时尚| 健康| 家居| 金融| 农业| 汽车| 房产| 百科| 生活| 游戏| 管理| 快讯
 
首页 » 资讯 » 电商 » 评论:淘宝售假查而不罚不足以彰显市场公平

评论:淘宝售假查而不罚不足以彰显市场公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6-06-15 13:56    热度:137
  特约评论:淘宝叫板工商总局,貌似以工商总局认错,马云表示配合政府打假匆匆收场。  整个事件中,争执的焦点不是淘宝有无假货,而是假货有多少的问题。既然如此,工商就应该认真地查一查,淘宝到底有多少假货,还公众一个明白,还。。。

  特约评论:淘宝叫板工商总局,貌似以工商总局认错,马云表示配合政府打假匆匆收场。

  整个事件中,争执的焦点不是淘宝有无假货,而是假货有多少的问题。既然如此,工商就应该认真地查一查,淘宝到底有多少假货,还公众一个明白,还淘宝以公正。不能以一句“白皮书不具有法律效力”一带而过,不明不白地将事情掩盖过去。

  不管淘宝的正品率是3成7还是7成3,它的售假都是板上钉钉之事,依法应予查处。工商总局自始至终未开出一张罚单,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之嫌。这对守法经营的电商平台,对广大线下实体零售企业来说,是极大的不公。

  由美国律所起诉阿里,而不是中国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处置,令人遗憾。美国人投资人的利益需要维护,中国消费者的权益也需要保障。

  假货泛滥,岂可假创新之名

  有人总是热衷于捧马云的臭脚,说什么“假货的源头在线下”、“各种小商品市场假货更多”、“假货在我国有市场”等等,妄图以此为淘宝售假、欺诈开脱。

  商家不售假、不欺诈是最基本的商业伦理、职业道德,也是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所有企业应一体遵守,不应有企业可以拥有法外特权,这应成为文明社会的常识。

  假货的源头在哪里,跟淘宝售假没有必然联系,线下小商品市场假货泛滥也不是淘宝可以售假的理由,这只能说明,相关部门执法的覆盖面、执法力度还有欠缺,但他人违法不是你也可以违法的依据。

  《腾讯科技》调查显示,46.2%的网购用户每买5次商品就会遇到至少1次不满意的情况,从未遇到不满意情况的用户仅有3%,“偶遇”不满意的占20.4%。而“网购不满意根源”,49.3%的用户将“商品质量差,为仿制品”列为首选,排名第2的则是“商品是真的,但与描述不符”。买到假货后,4成用户选择“忍了”。这或许说明,假货未必像有些人宣称的那样有市场。

  对于假货,阿里一开始的态度是坚决否认,后来曝光越来越多,眼看遮掩不住,便大打悲情牌,说假货不是淘宝造成的,但注定要背负委屈和责任。事实上,工商总局的监测未必很准确,但淘宝假货最多符合人们的共识。

  而淘宝假货远高于其它电商平台,正是由淘宝的盈利模式决定的。

  阿里8成以上收入来自中国大陆,淘宝广告收入占比超5成,假货卖家的店租费、广告费、交易佣金,实际流进了阿里的腰包。也就是说,假货卖家与阿里事实上是利益共同体。说淘宝有多么强烈的打假动力和热情,未必会有多少人相信。事实上,淘宝经营已历10多年,如果阿里真的严厉打假,假货决不会非但不萎缩,反而愈演愈烈。淘宝平台的设计原则有足够的动力使其帮助假货卖家打广告、做推广,这实质是纵容甚至是帮助卖家售假。

  去年,马云说“假货我认为解决只能靠互联网”,近来则改口称“这不是阿里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这前后矛盾的说法,其实是在推脱打假不力的责任。

  几天前,马云在香港发表“高论”,他说“淘宝许多货物并非假货,而是网货,即生产者制造但未得到官方认证、注册的,在所谓正品之外。淘宝的许多商品、服务大家过去从来没听说过,这是创新!”

  好一个“创新”!工商总局提出“非正品”概念时,马云不说是“创新”,工商总局公布《白皮书》时,也没听见说“创新”,到淘宝假冒的问题的时,就成“创新了”!

  创新当然很可贵,但必须依法而为,该亮照经营的不去登记注册,有行业许可制度的不取得资质,仿制人家产品的而未被授权,这不是创新,而是违法!

  不罚淘宝,不足以彰显市场公平

  老笑感觉,马云虽表态配合工商打假,但不过是想尽早脱身而已,内心深处恐怕根本没拿假货当个事,明显缺乏对法律法规、商业伦理、规则底线的应有敬畏,这不是明星企业家应有的态度,更不是“百年企业”、“国家企业”应有的品质。

  阿里能搞定国家工商总局,其公关能力确实超凡入圣,但可惜把力量用错了地方,与其事后公关亡羊补牢,不如扎扎实实地做好防假治假工作。阿里连工商总局都敢叫板,自然没有人敢奢望其能就售假、欺诈诚恳地道个歉,认个错。

  但是,执法部门不对淘宝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不让淘宝为其违法行为付出代价,非常的不公平,有选择性执法之嫌,对守法经营的零售同行来说,非常地不公。淘宝对实体零售的冲击,凭借的不全是减化环节、提升效率,而是很大程度上倚重法外特权、售假欺诈,这无疑是劣币驱逐良币、野蛮战胜文明、假货打败正品,这是市场经济的悲哀,法治社会的悲哀,也是中国零售企业的悲哀!

  2011年,重庆沃尔玛涉嫌以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被重庆工商局处以269万元罚款,责令其停业整顿15天。但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淘宝平台上真不知有多少。

  前几年,在“路易威登马利蒂”的打假维权中,温州南亚市场被判赔偿8万,北京秀水豪森服装市场被判赔2万。虽然赔偿金额不高,但市场监管不力也构成侵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却确定无疑。淘宝有没有为售假商家做推广?有没有为假货店铺引流?应不应该被查处?相信明眼人会有自己的判断。

  经过工商局多年的严管重罚,线下购物中心、百货店、超市店已到了“闻假色变”的地步,虽然假货并未完全杜绝,但总体上是个案,比网络市场干净得多,假冒伪劣的比例要低得多,而线下商家售假付出的代价也要高多。一家购物中心、商场或超市,如果假货的比例达到淘宝的1/10,被罚得倾家荡产甚至是查封关店是其当然的结局。

  老笑以为,国家要发展网络经济、信息经济,决不应以牺牲法治、公平为代价,电商巨头更不应该获得法外特权,淘宝也不是值得政策倾斜、执法照顾的先进商业模式。

  电商卖假,中国无法承受之痛

  有一组数字,据说是从阿里集团流出:淘宝集市600多万卖家,真正赚钱的不足30万,仅占5%,天猫商城6万商家,不亏本的不足10%,有人据马云透露的信息推算,淘宝94%以上卖家年销在24万以下,刨去各种费用,利润不及打工。这说明,淘宝、天猫的盈利模式,决非它宣称的那样互利共赢,而是对中小卖家的残酷剥削、无情压榨!

  阿里集团宣称的万亿交易、数十亿税收、千万就业,只不过是从线下向线上的转移,并未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或总体价值的提升,在这种转移中,税收和就业的实现,实际上是在减少而非增加。但是,社会付出了公平竞争环境、诚信经营环境的惨重代价。

  更可怕的是,我国电商巨头已形成了资本寡头垄断的格局。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在国内C2C市场,截至到2013年12月淘宝占全部的96.5%;在B2C市场,天猫占据半壁江山,与京东联手拿下3/4的份额。易观智库公布的2014年9月移动App排行榜上,排名前10位的9个归属BAT阵营,剩下一个搜狗输入法也已经被腾讯入股。资本巨头当道之下,中小电商发展堪忧,线下零售生存困难,政府主管部门再对电商巨头法外施恩、政策倾斜,是不折不扣的“杀贫济富”。

  随着行业地位的确立,利益急剧膨胀,电商巨头已成既得利益者,开放精神、创新热情正在减退,利用资本的、体制的、市场的、法律的、政策的不合理的东西维护其既得利益势成必然。政府若不能公正执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国商业零售市场或沦为资本巨头翻云覆雨的财富天空之虞。

  本文即将结束时,又看到一则新闻《央视曝光:9个电商7个售假》,文中说,2014年下半年,国家工商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2次对网络交易平台上销售的商品进行的质量监测,抽查的9个电商平台中7个在卖假冒或质量不合格商品,问题率约为77.8%。最严重的是,8成化肥造假,或致农民颗粒无收!

  中国电商市场不能继续滥下去了!是时候加强监管、规范经营,还市场竞争以公正,还消费者权益以保障了!

  

关于评论:淘宝售假查而不罚不足以彰显市场公平的要点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评论:淘宝售假查而不罚不足以彰显市场公平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如何用人话解释跨境电商税改新政?

2016-05-28 跨境电商

如何用人话解释跨境电商税改新政?跨境电商新政出炉,相信很多人都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了,但依然没看懂。

电商的未来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电商的未来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2016-06-03 电子商务 虎嗅 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这句话还是10多年前马云“忽悠”大家拥抱电商的Jin句。到了今天我们不再质疑电商的未来,但在融入电商大潮中面临不…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2016-06-03 跨境电商 传统企业

我们更聚焦电商发展的现实问题,所以虎嗅提前邀请到能来杭州FM节的分享嘉宾,对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进行了复盘解答。让大家提前感知抚摸节“真…

跨境电商新政解读:跨境电商税收新规四大关键

2016-06-05 跨境电商新政 跨境电商新政解读

中国跨境电商税收新规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新规对国内外企业和消费者是否为不能承受之重?中国财政部官员的回答是否定的。 跨境电商将遭急刹车?截至16日,…

跨境电商从税改新政执行以来一波三折 电商+直播可以“救”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从税改新政执行以来一波三折 电商+直播

2016-06-05 跨境电商 移动视频直播

跨境电商和移动视频直播都是近期颇为热门的话题。跨境电商摊上热点在于一波三折的税改新政:曾经一度的风口产业在历经4月8日的税改后,导致绝大部分的进口商…

京东真的要加速驶入慢车道了吗?

2016-06-15

在过去这个季度,京东的交易额增长率相比上个季度大幅下滑,营收增长也与阿里巴巴只有咫尺之遥,京东真的要加速驶入慢车道了吗?同期阿里巴巴的多项指标突然…

生鲜电商的生死局怎么破?找奇葩、做团购!

2016-06-15 鲜电商

  可以形成一个很规则的生鲜电商流程,找到奇葩生鲜、社交网络做团购、精准城市社群引爆、大数据采集局域市场信息,再来一发爆款,如此循环。 

阿里与苏宁的深度发酵仅仅是对京东的狙击?

2016-06-15

  阿里与苏宁的联合从何时开始已经由原先的战略合作慢慢发酵到深度融合,双方不仅战略投资还进行股份收购,着实成为行业的强强联合的典范了。

任正非和雷军谁更红?“企业家网红”时代来了!

2016-06-15

任正非的突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企业家中的网红化趋势已经到了一个超级拐点。网红化本质就是社交网络化。企业家在社交网络上的存在和体现将越来越强…

趋势预测:网络直播将成2016商业营销界新蓝海?

2016-06-15

专栏:2016年,网络直播在国内风起云涌,大量创业者和热钱在直播行业暗流涌动,甚至连腾讯、YY、陌陌、小米、优酷等互联网巨头都高调进入直播领域。网络直播…

 
热点图文
电商的未来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电商的未来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跨境电商从税改新政执行以来一波三折 电商+直播可以“救”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从税改新政执行以来一波三折 电商+直播可以“救”跨境电商?

看全渠道经营实体零售要取舍什么选择什么?

看全渠道经营实体零售要取舍什么选择什么?

上海最受欢迎购物中心排名恒隆广场居第二位

上海最受欢迎购物中心排名恒隆广场居第二位

生鲜电商频传巨额投资消息专家称不一定乐观

生鲜电商频传巨额投资消息专家称不一定乐观

缺失独特价值的美团支付会变得可有可无吗?

缺失独特价值的美团支付会变得可有可无吗?

在餐厅扩张前,要明白这4个关于利润的问题

在餐厅扩张前,要明白这4个关于利润的问题

家电零售大战打响:苏宁向左京东向右

家电零售大战打响:苏宁向左京东向右

 
经商宝 — 经商创业营销推广电子商务门户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特惠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