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针对患儿、患儿父母、老师及其他与患儿有较多接触的人员,告知抽动以及行为障碍是一种疾病,是患儿自己无法控制的,并非品行问题,不要过分关注患儿的抽动症状。健康教育方式包括个体指导、口头讲解、书面卡片提示、电话咨询、科普宣传、专门网站等。
●面对患儿:要帮助患儿认识到自己的病是可以治疗改善的,消除自卑感,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鼓励他们多与人交往。
●面对父母:应告知父母对患儿的关爱和理解的重要性,增进亲子接触和交流沟通,避免父母过多的责备、惩罚和忽视。如果患儿开始用药,要遵循医嘱,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有问题及时就医。
●面对老师:应告知老师有关的医疗知识,并通过老师教育其他同学不对患儿的怪异行为作出讥讽、嘲弄或歧视,同时老师要对患儿更加爱护,帮助其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不便。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根据每个患儿不同靶症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一般分为对三类症状相关的治疗:抽动、强迫症(OCD)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抽动的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
主要是氟哌啶醇和匹莫齐特,是最有效的药物,但副作用较多,不推荐作为首选。氟奋乃静和硫必利也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较轻。此外利培酮也有较好疗效。
●中枢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治疗轻至中度抽动的一线用药,推荐作为首选,可选择可乐定。
●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系统的药物
氯硝西泮、丙戊酸钠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OCD的药物治疗
●三环类抗抑郁药
氯丙咪嗪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药物,因其副作用不推荐首选,建议分别用两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无效时考虑使用。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推荐用于强迫症首选。可选择的药物包括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帕罗西汀。
ADHD的药物治疗
●中枢兴奋剂
哌甲酯和苯丙胺是治疗ADHD的一线用药,但可能引起或恶化抽动症状,不推荐单独使用。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可乐定和胍法辛疗效较好,同时具有抗抽动和改善注意力的作用,推荐治疗抽动+ADHD单独用药首选。
神经调控治疗
经多种药物治疗无效,药物难治性的患儿,可行重复经颅磁刺激、脑电生物反馈和经颅微电流刺激等神经调控疗法。
心理行为治疗
主要是进行心理调节和疏导,对患儿进行支持性心理咨询,消除病耻感;对家长进行支持性指导和行为疗法,以帮助合理安排患儿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