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研究表明,抽动症是显性遗传。这种显性遗传基因在不同的家庭成员中呈现不同的症状。研究报道,抽动症病人在每一次妊娠过程中,有50%的机会将这种基因遗传给她的孩子。器遗传素质可能表现为抽动症,也可能表现为轻微的抽动,或者表现为无任何抽动症状的强迫观念与行为。调查表明,对那些确诊为抽动症病儿的家庭而言,轻微的抽动及强迫观念与行为的发生率比普通人家庭高得多。
抽动症病人的孩子,作为基因的携带者,男孩的发病率至少要比女孩高3~4倍。那些遗传了该基因的孩子中,大约只有10%的孩子的病情严重到需要医疗,另一些病例中,抽动症可能未被遗传,这些属于散发病例,出现这种情况,至今尚不清楚原因。
专家提醒:就遗传学的观点,抽动症是一种遗传的疾病,但仅仅只有50%可将这种基因遗传给下一代,而且临床上大约1/10的孩子需要进行治疗。
2、 脑神经发育与抽动症的关系
正常人脑神经发育从不成熟到成熟是有一定规律的,有的可能早一些,有的可能晚一些,但最终大多能赶上正常水平,刚出生的新生儿脑重量约有39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 1/3;5个月时达600克左右;9个月时660克,周岁时可增至900~100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2/3;7岁时达到1280克,已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90%左右。
在婴幼儿时期,大脑皮质的发育不完善,对皮层下的控制能力较弱,兴奋及抑制过程容易扩散,此时的注意以被动注意占优势。随着大脑皮质的发育,在7岁时已接近成人,对皮层下中枢的控制作用逐渐加强,功能也进一步完善,主动注意逐渐发展起来。
有些抽动症或多动症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失。所有人误认为 抽动症或多动症是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的表现,加上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涣散,多动、冲动和社会行为等方面都呈幼稚状态,而且心里测试、 脑电图、脑诱发电位等检查也显示大脑活动的不成熟,所以认为抽动症和多动症均系因为脑神经发育不成熟造成的。但是,并非所有的抽动症、多动症儿童长大后症状都能消失, 有些症状甚至可以持续到成人,而且目前还缺乏直接的神经病理学证据。因此,单纯以脑神经发育不成熟理论并不能解释所有病儿的治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