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你我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再也无法相见。你的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我却无处诉说心中的悲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了,这些年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满小松树的坟山,就是我思念你痛欲断肠的地方。
辛弃疾二十一岁时,就在家乡历城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直到公元1188年冬天,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别后写了这首词寄陈亮,词中回顾了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词中的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整首词抒发了诗人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醉梦里挑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虞美人·听雨》是宋代词人蒋捷创作的一首词。蒋捷生当宋、元易代之际,大约在公元1274年中进士,而几年以后宋朝就亡了。他的一生是在战乱年代中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这首词正是他的忧患余生的自述。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
虞美人·听雨
宋代: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