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思为人奸佞,善于察颜观色,取悦皇上。皇上不喜欢的,他就跟着诋毁;皇上所喜欢的,他一定会跟着赞誉。与人处事谨小慎微,从不跟什么人过不去。
有人对杨再思说:“您名气大,所处职位又高,为什么还要这样委屈自己呢?”
杨再思说:“世道艰难,耿直的人常常要遭到祸患。我假若不如此,凭什么来保全自身呢?”一句话把他猥琐的心理全都暴露出来了。(本文摘编自《旧唐书》卷九0)
02、求帝位献帛献地,失人格称臣称儿
后晋皇帝石敬瑭,原是后唐明宗李亶的驸马兼功臣。李亶死后,石敬瑭乞求契丹支持争夺帝位。
公元936年,契丹首领耶律德光率领五万骑兵,长驱直入赶到晋阳城下,替石敬瑭解围。45岁的石敬瑭当面称34岁的耶律德光为父,老子居然比儿子小11岁。
耶律德光便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每年献帛三十万匹,并割让土地十六州。
石敬瑭侍奉契丹国主十分恭谨,通信都用表(臣对君奏事用表),称契丹主为“父皇帝”,自称“臣”“儿皇帝”。
除了照约割地献帛,逢年过节还另赠珍贵礼物。有时契丹来使发怒,石敬瑭便小心赔罪道歉,而后晋使者到契丹受气回来禀告,大臣们都觉得可耻,石敬瑭却毫不在乎。但是,他对国内臣民却是异常凶狠。(本文摘编自《资治通鉴》卷二八一)
03、抛却苏合丸,拾取屎壳郎
五代时期的政府,文化水准都较低,许多皇帝和权臣甚至不识文书。
后唐有个崔协,外表器宇轩昂,善于高谈阔论,但虚有其表,议论多不近情理,而且识字很少。他初靠门第做官,做御史中丞时,曾因文字错误屡受责罚。后来因朝中权要豆卢革、韦说等都是无能之辈,又互相勾心斗角,排斥贤能异己,竟把崔协抬出来做宰相。
崔协做了宰相,文字工作都要请人代笔。当时,人们称他为“没字碑臣”(没有字的碑,即空有其表),说朝廷是抛弃“苏合之丸”(名贵香料制作的丸),专取“蜣螂之转”(屎壳郎滚粪蛋)。(本文摘编自《旧五代史》卷五八)
04、秀才掉书袋原是本分,党进假斯文令人发笑
党进是朔州(今山西朔县)人,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有一年,朝廷派遣他在河北高阳一带秋防,辞别朝廷的那一天,他恳请向皇帝致词叙别。
管事的告诉他:“太尉是戍边之臣,不需要这样做。”
党进的性子非常倔强蛮狠,一定要这样做。当班的人没有办法,只好把他要说的话写在他手执的笏版(古代大臣朝见时所执的手版,用以记事)上,教他事先记熟。
在皇帝正式接见时,党进手抱笏版,跪在皇帝面前,半天也吐不出一个字。忽见他抬起头看着皇上的面孔大声地说:“臣听说上古风气朴质,希望皇帝好好保养。”
几句话前言不搭后语,两旁站立的仪仗人员和卫士听到这几句莫名其妙的话,都用手掩住口强忍着笑,差点失态。他的办事人员事后问他:“太尉为什么突然想到这两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