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案件推理过程中,没有什么物证,完全是基于已知线索的合理推理。这种推理,是《白泽先生志怪谭》着重采用的模式,因为过去肯定是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丰富的刑侦技术的。而且,也是正因为古代刑侦技术的缺乏,导致很多凶案,一旦无法破获,就非常容易演变成怪诞的传说,披上神秘的外衣。
比如,唐朝李复言写的《续玄怪录》中就有一篇《辛公平上仙》,讲的是阴间鬼差到长安大明宫接引皇帝“上仙”,也就是驾崩后的场景,文字比较诡异,但是又与当时唐朝的历史有些契合,所以后人也一直怀疑,这篇志怪故事写的是一场弑君的宫廷政变,涉及到的皇帝可能是为唐顺宗,或是唐宪宗。
其实,除了一些怪诞的故事之外,很多志怪故事,都是劝人向善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体现的是各地的风情、民俗,普罗大众的生活。比如七仙女的故事、孟姜女的故事,白蛇传的故事,它们都是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不断地完善出来的,在不同的历史,在不同的地域,对这些故事的加工都不一样,各有特点。而最后,精华的,予以保留,糟粕的则予以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