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应科学正确认识肌少症,及时纠正不良生活嗜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应重视肌少症,这样能维护家中老年人健康状态,减少其发生和发展。
2、及早识别危险因素
体内缺乏营养素、有家族史、绝经后的女性和高龄、长时间服用多种药物、长期卧床或活动量少、老年综合征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等都是肌少症的高危因素。
3、及早筛查和干预可疑人群
肌少症老年人走路病的缓慢,易跌倒或出现衰弱,走路比较困难,四肢纤细且无力,男性小腿围不足34厘米,女性不足33厘米时,还需及早去医院做肌少症评估。
4、保持适度运动
老年人应根据自身体质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有氧运动、全身协调运动以及抗阻运动都可以,如散步、慢跑或打太极拳、靠墙蹲和坐位抬腿等,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就能改善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质量,维持躯体功能正常。另外,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应有30~60分钟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浴,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利于钙质吸收,同时也能缓解不良情绪。
5、调整饮食
老年人应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多吃含优质蛋白质食物,如豆类、蛋类奶类和肉类等,保证每天每公斤体重应摄入1.2克蛋白质。维持正常体重,避免体重波动幅度太大,体重指数不能太高或太低。
6、积极管理慢性病
定期去医院做体检,及早发现和干预会诱发肌少症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值得提醒的是,若老年人最近6个月体重下降超过5%,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诊断疾病的同时,还不能忽略评估、诊断以及干预肌少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