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尿毒症期的肾病患者如何保护残余肾功能?
1、控制病因
首先找出引起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及时去除病因,对症处理。控制病因,治疗或预防原发病就能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2、稳定血压
大部分肾病患者伴有肾性高血压,反过来高血压又会加快肾功能恶化速度,血压水平越高,肾功能恶化速度就越快。另外,心脑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慢性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高血压是其主要诱因,所以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药,不仅仅延缓肾功能下降,而且也能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3、稳定尿蛋白
本身蛋白尿是肾脏受损所造成的,大量蛋白尿又会加重肾脏损伤,尿蛋白量越大,肾功能恶化速度就越快,所以应积极控制尿蛋白,延缓病情发展。
4、调整饮食
慢性肾病患者应采取低盐饮食,保证每天的吃盐量不能超过6克;肾功能下降严重,还需采取优质低蛋白质饮食和低脂饮食,从蛋类、瘦肉、鱼肉和奶类中获取优质蛋白质,某些情况下还需补充必需氨基酸,这样能减轻肾脏所承受的负担,有效改善蛋白质代谢。
5、及时纠正肾性贫血
肾功能受到损害后易导致肾性贫血,贫血又会加快肾衰竭速度,加重心脏和大脑的损害。及时纠正肾性贫血问题,同样也能延缓肾衰竭发展进程,而且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按照医嘱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或口服补充铁剂。
6、解决钙磷代谢障碍问题
肾功能受到损害后易导致钙磷代谢障碍,常见的有高血磷症、高血钙症以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而造成骨折、骨质疏松以及动脉狭窄和皮肤瘙痒等,因此应及时纠正钙磷代谢紊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