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雌激素含量
雌激素在女性体内占主导地位,能减少儿茶酚胺分泌,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起到降血压效果。月经周期内雌性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孕激素分泌慢慢增多,血压随之升高。等下一个月经周期时,雌激素含量出现增多,孕激素反而慢慢下降,血压就会恢复正常,此阶段血压跟随着雌性激素水平发生波动。女性绝经后,雌激激素分泌量减少,易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使得血压和脉搏波动比较大。
2、受到外源激素干扰
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孕激素和雌激素,经常口服避孕药可使得血压水平升高或加重其症状,也有可能减弱药物疗效,一般停止用药后血压就会慢慢恢复正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药物、激素替代治疗等也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血压水平。
3、免疫疾病用药
研究发现,女性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远远高于男性,这主要跟雌激素有关。由于疼痛而不得已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但长期用此类药物易使得血压水平升高。
4、不良情绪刺激
女性易出现紧张焦虑或恐惧等不良情绪,特别是月经来临前一星期或更年期情绪波动大。情绪波动大可扰乱雌激素、孕激素以及甲状腺激素分泌,打破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平衡,从而使得血压水平升高。另外,现在女性撑起半边天,由于家庭或工作因素而易产生心理性疾病,这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
女性该如何管理好血压?
1、坚持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缓和的运动项目,如跳有氧操、打太极拳、练习瑜伽或散步等,坚持运动能帮助调节血压,提高自主神经适应性,同时也能愉悦身心。
2、调整饮食
采取低盐、低脂和低糖的饮食结构,每天的吃盐量不能超过6克,烹调食物时少放调料。多吃高钾低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和水果以及五谷杂粮,一顿饭只吃7~8分饱即可,不能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