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尿酸过程中痛风发作,就说明病情加重了吗?
降尿酸治疗过程中,对症用药就能保证血尿酸水平下降,但尿酸下降过程中易出现痛风反复发作,这在医学上被称为溶晶痛。因为血尿酸浓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血尿酸浓度持续变化,血尿酸易受到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情绪和运动影响。血尿酸水平快速下降时可扰乱血尿酸动态平衡,减少关节腔滑囊液和组织液中尿酸水平。
为能维持尿酸平衡而使得尿酸盐结晶分解或崩解,此时巨噬细胞会在此部位聚集,同时分解的尿酸盐结晶,而且也会释放太多炎性因子,从而导致痛风急性发作。由此可见,降尿酸过程中痛风发作并不是病情加重,而是血尿酸水平下降快的表现,从侧面说明降尿酸有效果。
如何防止降尿酸过程中痛风发作?
1、抓住降尿酸的时机
虽然痛风间歇期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但也不能太大意,此时间段正是降尿酸的好时机,可选择能促进尿酸排泄或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让血尿酸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不过痛风急性发作时不能用降尿酸药,以免使得痛风再次发作。
2、小剂量开始用药
不管选择哪种降尿酸药物都应小剂量开始用,依据尿酸下降情况适当地增加用药剂量,不能突然增加用药量,以免使得血尿酸快速下降,反而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3、降尿酸时正确服用消炎镇痛药
起初接受降尿酸治疗时,应小剂量用消炎止痛药,如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不过不能长期用糖皮质激素。降尿酸过程中若有痛风发作的症状,还需听从医生建议增加止痛药剂量,避免痛风再次发作。
4、保证尿酸稳定达标
开始小剂量用降尿酸药物能减少溶晶痛发生率;若降尿酸药和消炎止痛药联合用,预防效果会更好。总而言之,痛风患者应长期降尿酸治疗,保证把血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样能促进尿酸盐结晶溶解,减少晶体数量,防止新的结晶生成。
伴有痛风石或肾脏疾病的患者,应把尿酸控制在300微摩尔以下;出现过痛风、伴有代谢性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把血尿酸控制在360微摩尔以下;没有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应把血尿酸控制在420微摩尔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