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秋季血压易波动?
第一,秋季早晨和晚上气温较低,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可兴奋交感神经,加快心跳速度,使得血压水平升高;
第二,受到寒冷刺激时血管强烈收缩,增加血管压力,易导致血压升高。特别是血管硬化和血管弹性差的患者,易出现血压差增大;
第三,秋季人们的活动量减少,再加上盲目进补,可升高血液黏稠度,从而导致血压水平升高。
怎样做才能稳定血压?
1、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高血压患者一周抽出两天的时间监测血压,能及时了解血压控制情况,若血压波动过大,还需及早寻求医生帮助。另外,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
2、合理安排饮食
高血压患者采取高钾低钠饮食,每人每天的吃盐量不能超过6克,烹调食物时尽量以葱姜蒜、香菇、香菜或柠檬汁等替代部分调料。多吃含钾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西红柿、冬瓜以及茄子和香菇等,因为钾元素能维持细胞酸碱平衡,帮助扩张血管。
3、多运动
高血压患者应选择缓和的运动项目,如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散步或跳有氧操等,每次运动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这样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辅助降低血压。运动时间应安排在太阳升起后或傍晚,只要运动期间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不可强行进行。
4、稳定好情绪
脾气暴躁、大喜大悲或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刺激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等压力激素分泌,促进血管痉挛,从而导致血压升高。特别是外周血管阻力异常增加,可引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所以高血压患者应稳定好情绪,以平和心态来面对一切,通过深呼吸、打坐冥想、户外运动或听歌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
5、注意身体保暖
气温骤变会使得血管突然发生改变或血管痉挛,使得血压水平升高,导致不稳定性斑块快速脱落且生成血栓,从而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因此应注意身体保暖,着重保护好头颈部、背部和双脚以及肚脐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