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伤胃”药物
抗菌药
说到常见药物,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抗菌药。抗菌药目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涵盖了多个系统多个病种。当患者口服抗菌药时,这类药物便容易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如果应用失当或忽视了对胃黏膜的保护,便有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甚至导致消化道出血。
非甾体类抗炎药
抗菌药应对的是感染性炎症,而抗炎药则应对非感染性的炎症反应。其中最常见的便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黏膜的刺激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药物本身对胃黏膜具有刺激作用,另一方面该类药物会抑制前列环素、前列腺素等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的激素分泌,使得胃黏膜抵御侵袭的能力降低。
肾上腺皮质激素
有些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肾上腺皮质激素,例如强的松、可的松等。该类药物在使用时会影响胃内黏液分泌,还会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产生。双向影响之下,依赖黏液分泌起到保护作用的胃黏膜就会变得更加脆弱,高酸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使用该类药物时,也容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胃出血和胃穿孔。
除了上述三类药物之外,还有一些药物同样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或引起胃肠道不适。比如用于预防低血钾症的氯化钾,就对胃黏膜具有刺激性。使用部分降糖药如苯乙双胍也可能产生厌食、恶心、呕吐、口腔内有金属味道等消化道不良反应。
服药时如何保护胃黏膜?
得益于药物研究和用药经验,绝大多数药物给胃肠道带来的负担和风险都能够预知,也便于医生和患者提前做出应对。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饭后服药
针对药物特点,医生会建议患者在饭前或饭后使用某种药物。饭前服药是为了加快肠道对药物的吸收,而饭后服药一方面能够使得药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更加平缓,另一方面也能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使用抑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
尽管医生在用药时会尽量考虑药物对胃的刺激,但在必须应用某些药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搭配抑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的方式来保护胃黏膜。前者如替丁类、拉唑类可以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后者如枸橼酸铋钾、碱式碳酸铋等可以帮助胃黏膜隔离外部刺激。
使用胃黏膜修复剂
修复胃黏膜同样是降低消化道风险、保护胃健康的有效方式。以提取自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好医生康复新液为例,具有消除炎症水肿、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机体病损组织修复及抗炎的作用,能够主动修复胃黏膜及其他部位黏膜和皮肤创面。
服用时需注意:
1.空腹口服,每次10~15ml,一日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或饭后一小时服用。
2.服用康复新液前5~10分钟可以先喝1~2口温水,效果更佳。
3.有胃酸反流者,晚间入睡前加服一次。
4.依病情,有些胃病患者需要联合抗酸、抗HP等药物治疗。
5.请在医生指导下遵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