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前为什么要画线?
医师们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及细胞的特征,拟定最理想的治疗计划,并以线条描绘在患者的皮肤上,作为技术员治疗的依据。
放疗标记与外科手术部位标记一样重要,一定要保持清晰。
No.2
为什么会发生放射性皮炎?
随着放射线剂量增加,不仅对肿瘤组织产生杀伤力,还会引起照射处皮肤放射性皮炎,这是肿瘤放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急性放射性皮炎在放射治疗中几乎不可避免,大约有80%的放疗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30%~40%的放疗患者会发生湿性皮炎,给患者增加痛苦的同时,也降低了生活质量,增加了感染机会。
No.3
放射性皮炎有什么表现?
射线照射后皮肤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反应,表现为红斑、烧灼感、瘙痒、破损脱屑等。
1.红斑: 以皮肤发红为特征的炎性反应,可能伴随肿胀、发热、细胞因子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和局部肿胀。首次放射剂量在2000~4000CGy,数小时或数天内即可出现。
2.干性脱皮:以皮肤干燥脱皮、瘙痒为特征的炎性反应。首次放射剂量大于3000CGy,数小时或数周内可出现。
3.湿性皮炎:以浆液性渗出为特征的炎性反应。主要发生在受摩擦区,如腋窝、乳房下皱褶处。首次放射剂量大于4000CGy,4-5周后出现。
No.4
发生皮炎还能继续放疗吗?
急性放射性皮炎(RTOG)分为5级,主管医生会根据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而做出决定。
0级
基本无变化
1级
水疱淡红斑,毛发脱落,干性脱皮,出汗减少
2级
皮肤触痛,明显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
3级
除皮肤皱折处之外的融合性湿性脱皮,重度水肿
4级
溃疡,出血,坏死
1级或2级放射性皮炎: 患者可继续放疗,通常采用暴露疗法,一般选择护肤粉、生长因子、水凝胶敷料等处理方法,它们支持湿润的环境,可促进伤口修复,不影响放疗效果。
3级放射性皮炎: 通常需要停止放疗,采用敷料处理创面;一般选用泡沫敷料、水凝胶敷料、水胶体敷料、亲水性纤维敷料、生长因子等,并嘱患者不可擅自移除敷料或自行用药,避免发生伤口感染,加重对伤口的损害。
若同期需要继续行放射治疗,需要交代患者放射治疗前移除敷料,清洗并擦干伤口,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加重局部皮肤损伤。
4级放射性皮炎: 临床上多数患者是由于3级放射性皮炎没有及时恰当的处理导致,需停止放疗。处理时注意去除坏死组织、评估伤口基底的愈合能力,根据伤口类型和渗液的量选择敷料,必要时行全身抗感染治疗;若伤口基底愈合能力差时需要用皮瓣转移来闭合伤口。
No.5
放疗部位皮肤如何保养?
1.宜选用柔软、宽松、吸水性强的棉质内衣,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2.外出时防止日光直接照射。请使用伞、帽子来遮掩阳光的直接照射。
3.保持照射区皮肤清洁、干燥,局部可用温水和软毛巾轻轻蘸洗。
4.禁用碱性肥皂、碘酊、乙醇及刺激性消毒液。
5.禁用热水袋、冰袋,包括艾灸等,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6.皮肤瘙痒的时候,不可用指甲去抓,可用轻拍并分散注意力。
No.6
放疗的其他副作用?
除了放射性皮炎,放疗还可能引起黏膜、心脏、肺部相关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