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发展,实验室已经可以轻易制造出色彩明艳、品质极佳的彩钻。图中为戴比尔斯旗下人造钻石时尚珠宝品牌Lightbox Jewelry生产的彩色人造钻石。
技术日臻完善,人造钻石已能达到宝石品质
人造钻石与天然钻石结构相同,但是诞生过程天差地别。
这里有两颗钻石,左边这颗是在地底经过上百万年才形成的天然钻石,而右边这颗是用机械设备只花了三四天合成的人造钻石。这两种钻石有什么区别?怎样才能合成一颗高品质的人造钻石?
钻石,又叫金刚石,和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一样,都由碳原子组成。但结构的差异却让石墨在莫氏硬度等级中只排在最低的 1 级,钻石则位于最高的 10 级。碳原子之间之所以会形成不同的结构,关键在于压力和温度。因此,只要根据碳相图人为地创造相应的压力和温度条件,就能合成出钻石。
用高压高温法打造的钻石各方面品质与宝石级钻石相去甚远。
传统高压高温法便是模拟了自然界的高温高压,但合成的钻石克拉数较小,而且金属触媒会在钻石内留有残渣,机器内极少量的氮元素还会混入钻石中,让钻石呈现黄色根据钻石的 4C 标准,这种钻石通常处于中低端,甚至只能作为工业用途,拿来制造钻头、刀具、磨盘等。
全新的化学气相沉淀法令钻石制造变得像是在“种植”钻石。
但是科技在进步,化学气相沉淀法可以大幅改善这些缺陷。老技术主要靠“压”,新技术是让钻石自己“生长”出来——让特殊气体在特殊环境下分解出碳元素然后沉淀结晶。这种方法合成的钻石能达到高级天然钻石的颜色和纯净度,克拉数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