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在近30年中国才引进康复医学或者是康复治疗专业技术。对康复的理解,大多数人认为是针灸、推拿、拔火罐等,这是传统康复,只是康复治疗的一小部分。此外康复治疗还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中国传统康复治疗等。物理治疗以主动训练为主。作业治疗是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反复训练;言语康复是通过言语训练来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那么疾病发生以后的康复治疗有必要做吗?接下来我们就以脑卒中为例探讨一下康复治疗是否必要。
脑卒中是一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约100万人,其中70-80%致残,40%为重残。疾病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严重影响家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社会的医疗支出。因为大脑存在可塑性,在目前医疗技术尚不能治愈脑卒中的情况下,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重组,激发残存的脑细胞替代损伤的细胞行使功能,使患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改善和自理能力,提高患者本人及家人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的干预,可以避免“少动”造成的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压疮和肺炎等加重病情的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避免不适当的活动造成的关节损伤,科学训练,使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加速恢复的进程。因此尽早的康复治疗十分必要。
康复治疗不仅仅是治疗,它还包括治疗的评估,方案的制定,目标的合理性,功能的实用性,社会的参与性等等。这些治疗都需要一个专业甚至是一个团队的治疗师来共同完成。但目前我国很多老百姓对康复的认知还存有很多误区,仅以此文来科普一下康复治疗这个新型的医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