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康复医学则是一门独特且具有专门技术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十分重要的扩充和延续,可解决功能障碍或丧失等临床医疗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帮助病、伤、残者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
现代康复医学的概念于最早于1945年由现代康复医学之父美国的Howard A.Rusk教授提出,而中国的康复医学起步相对较晚,实际发展只有20年左右的时间,离公众普遍认知还需要一定的距离。
重治疗轻康复这一想法在不少患者及其家属心中存在,许多人为了救治亲人生命或疾病愿意花费大量金钱在临床治疗,却在患者的康复上犹犹豫豫,认为进行康复治疗等同于按摩、针灸,可有可无,但实际不然。
其实,人的一生中最离不开的就是康复医学,没有康复医学无异于在健康的道路上裸奔。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有人问:那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接受康复治疗?
需要接受康复治疗的人群可分为以下几类:运动损伤人群、老年人群、慢性病患者以及先天或后天残疾人群等。
实际上,在我们经历了某些疾病,损伤或手术后,我们的身体功能可能会出现一些缺陷或功能障碍。尽管一小部分人可以自行康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必须依靠及时、正确的康复介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练习后,会功能会逐渐趋于正常化。
而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康复治疗,则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功能恢复,留下一定程度的后遗症。
在康复治疗领域,主要分成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门类。
其中物理治疗,也就是治疗师群体中所笑称的“扛大腿”。但物理治疗的范畴也不仅仅包括扛大腿,运用声、光、冷、热、电、力(运动和压力)等物理因子进行治疗的都可以被为是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主要采用的是有目的有选择性的作业活动(工作、劳动以及文娱活动等各种活动),使患者在作业治疗中获得功能提高,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身体、精神和社会参与等各方面障碍的功能恢复。
言语治疗主要针对的是存在言语、吞咽等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特定的手法及治疗方案,恢复患者的言语及吞咽功能。
在康复治疗师会根据患者实际的情况,选择性的进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但无论进行采用哪种治疗方式,都要进行相应的评估。
治疗师要跟进每一位患者,始于评估终于评估。入院时进行相应系统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计划,出院时再次进行系统评估,与入院评估进行对比,以分析患者的康复情况及下一步治疗建议。所以每天都会看见治疗师忙碌的身影——或者在做治疗,或者在写评估。
治疗师会跟进每个患者,从评估开始到评估结束。具体表现在入院时进行初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一次或多次的中期评估并调整相应治疗方案;而从医院出院后则会再次进行评估,并与入院评估进行比较,以分析患者的康复情况、并给出居家康复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