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外伤
- 如果是从高处摔下,或者较快速度摔到硬物上,受到比较大的外力损伤,可能有意识、呼吸障碍、面部畸形、局部异常活动、张口受限等,建议尽早到医院检查。
- 孩子有明显皮肤或粘膜裂伤伴有活动出血,建议局部消毒包扎后到医院就诊。
- 孩子外伤容易伴有前牙外伤,患儿牙齿明显松动、脱出、折断建议到医院就诊。
02、急性牙疼
- 孩子牙齿无任何刺激出现自发疼痛,口服止痛药物无法缓解,或者哭闹不止、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孩子面部突然红肿、局部发烫、拒绝触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03、感染
- 孩子面部明显肿胀,常见位置为唇部、腮腺区、眶下及颌下位置,皮肤出现明显红肿、皮温高、压痛,考虑有感染可能,建议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 疫期去医院就诊,医生会对一些必需要处理的急症进行尽量简单的处理,减少患儿的暴露时间。可以择期处理的疾病,可等疫情结束后再进行治疗。
这些口腔问题先观察再就诊
01、牙齿发黄
牙齿发黄有的是因为牙齿本身发育问题,有些是龋齿的早期表现,一般不影响孩子的进食及玩耍,每日睡前好好给孩子刷牙,不着急到医院看病,可以待疫情结束后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
02、牙齿掉渣
孩子乳牙一块块往下掉,一般是因为龋齿的原因导致牙齿变软,吃硬东西或稍微碰一下导致变软部分的牙质脱落。如果牙齿部分脱落没有导致孩子牙疼或影响孩子吃饭,可以好好刷牙,吃软一些的食物,等疫情结束后及时就诊检查并治疗牙齿。
03、牙龈起包
牙龈起包的情况多数是孩子牙齿以前有龋齿或者外伤以后慢性炎症形成的瘘口,多数情况没有疼痛,可以待疫情过后就诊。如有急性疼痛发作影响进食及睡眠,则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04、洞塞牙
牙齿有洞塞牙,可以每次吃东西后用牙线剔牙缝,不要让食物残渣残留,尽量用另一侧咀嚼,尽量吃温凉食物,减少冷热对牙齿的刺激,或者可以使用口服药物协助缓解不适,只要没有明显自发疼痛都可以等疫情结束后尽快就诊。
05、补牙材料掉落
首先减少患侧咀嚼,避免用患牙咬硬物,进食后采取刷牙、牙线清洁等方式保持口腔卫生,待疫情结束后再到医院检查,视情况重新充填或采取其他治疗方案。
06、新牙萌出 乳牙未脱落
如无明显松动,尽量咀嚼较硬的食物,使其自然脱落。脱落不了,待疫情结束后,去医院拔除。非常松动时,可以等待自行脱落。不必担心因为晚拔1-2个月导致牙列不齐等情况。
07、轻微外伤
如果是居家不慎摔倒碰伤、轻微外力损伤,上唇系带轻微损伤或是裂伤无活动出血,可以观察,面部单纯擦伤,可以消毒暂时观察。
08、牙龈出血
如果出现进食牙龈出血或刷牙出血,可能与口腔卫生不佳或者局部食物嵌塞有关。注意刷牙时用软毛牙刷,用牙线协助去除嵌塞食物。可以辅助应用漱口水漱口,控制牙龈炎症,待疫情结束后进一步检查。
09、多生牙等儿童常见颌面外科疾病
舌系带过短、发音不清、多生牙、唇腭裂等儿童常见颌面外科疾病,如无特殊情况可择期治疗,为避免交叉感染,可等疫情期结束后就诊或是线上门诊咨询。
10、鹅口疮
鹅口疮发病往往跟口腔卫生状况以及孩子免疫状况有关,多数患儿无疼痛,如果范围不大,不影响进食。如果孩子爱吃手或者玩具,注意一下手和玩具的清洁,疫情期间如无加重可以自行观察,不要乱用抗生素,或者通过线上问诊的方式将图片发给医生帮助诊断。家长也可拍图片带到医院让医生帮助诊断,必要时开具药物进行处理。
11、口腔溃疡
如果口腔溃疡是单个溃疡,一般是普通的复发性溃疡,多数7天左右可以自愈,可以不用到医院就诊,或者自行应用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如:表皮生长因子、康复新液等促进愈合。
如果溃疡是较为深、大,且时间较长没有愈合,可以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如果溃疡伴有发热情况,孩子精神差,病情可能相对比较复杂,建议到医院就诊。
儿童溃疡护理指南:如果排除严重疾病,口腔牙龈红肿或者溃疡,需要注意:孩子在家时要饮食尽量清淡,进食食物不要太烫,可以进食室温或者稍凉一些的食物,减少疼痛感。
12、口腔正畸治疗中注意事项
为避免交叉感染,建议患者可以延长复诊时间,偶尔延期复诊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治疗时间,一般对正畸治疗不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家期间,一定注意口腔卫生的保持;避免啃咬硬食,注意保护矫正器;挂牵引皮筋的患者,除认真挂皮筋外,还要注意每次挂皮筋前要洗手。
13、带固定矫正器儿童的注意事项
出现以下情况可以尝试按照以下方法自行解决,如出现无法解决情况,需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商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