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力相对过剩是一个主要的、直观的原因。2018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2021年3月12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之一,更是明确了“公转铁”,“公转水”的方向。
为什么要减少公路运输的占比呢?这就要提到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2.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物流,推进多式联运
从客观来讲,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方式具有运量大、能耗低、排放少、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对于运量大、距离远的货物运输有着极大的优势。目前排放污染较大的公路运输,在我国占比偏大,在碳中和大方针下,物流运输减排就鼓励偏向更绿色的铁路运输,或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多式联运。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公路运输的运力相对过剩,运价持续走低。
3.运价更透明,抢单导致低价
当下,在一些车货匹配平台上,车货信息和运价变得越来越透明,对于司机来说,好的一方面是帮助解决了货源问题,但另一方面,为了抢货源可能出现低价竞争的情况,所以司机的收益方面能否得到保障,还要看平台的运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