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会计档案鉴定的“三个”步骤与方法
在会计档案鉴定工作中,合理有序地选择科学的鉴定步骤与方法是重中之重。
第一步:初步鉴定
它是在会计核算材料整理过程中由会计人员完成。会计部门在每年的会计年度终了时。
要对需要归档的会计材料进行整理、编目、装订,并且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确定每卷册档案的保管期限。
此项工作贵在认真、细致、规范与坚持。
第二步:复查鉴定
档案部门接收会计部门移交的档案后,要定期会同会计人员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复查鉴定,
或延长保管期限,或确定销毁。对某些在初步鉴定时保管期限定得不适当时,可予以纠正。
第三步:销毁鉴定
对保管期满可以销毁的档案,由档案部门提出意见,再由会计部门与档案部门共同鉴定。
经认定,确无继续保存价值时,造具清册,经过批准可以销毁。
二、 鉴定工作组织领导
在鉴定工作中,除了要选择科学的方法之外,还要加强组织领导层面。
因为会计档案鉴定工作责任重大,必须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
各单位必须成立有主管领导、会计部门与档案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鉴定工作领导小组。
统一制定鉴定工作方案,学习与贯彻有关规章制度,明确鉴定工作要求、步骤与方法,确保鉴定工作的质量。
三、 鉴定工作“两个”要求
刚刚提到了,鉴定工作的要求,那么具体是什么呢?
(1) 认真做好鉴定与销毁前的准备工作,建立与健全鉴定工作制度,做好档案部门与财会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并且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形成惯例,形成工作习惯,在定期的时间组织讨论。交流工作心得
(2) 对判定保管期满会计档案的价值时,其中涉及外事、未了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以及历史遗留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原始凭证与名册,
要拣出重新立卷,由档案部门保存到确无保存价值时再销毁。
这就是会计档案鉴定工作的三步骤两要求,明确了这些步骤,知道了要求,才可以做好档案鉴定工作。
这项工作也是对之后其他部门或本部门利用“档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虽说现在档案管理工作都已经使用“档案管理系统”这一工具,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减轻了档案管理的工作量。
但是鉴定工作依然在整个流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不管是其他步骤还是鉴定,我们都要做好每一步。
那么,对于这项工作,你有什么问题呢?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这项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