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档案是一种具有形象真实性、审美性和易传播性的档案信息。照片档案自产生以来,始终为人们广泛地利用着。
具体提供利用的方式,除了借阅、复制外,还有展览、咨询和宣传以及编辑画册出版。
(一) 展览
展览是根据某种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主题,系统地陈列照片档案,供参观和展阅的一一种重要的提供利用方式。
它以生动引人的宣传教育作用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引起人们对照片档案的注意和利用的兴趣。

照片档案展览,可以根据本单位自身条件,与其他档案一起设立长期的展览厅(室)陈列本单位保存的有关本单位历史和现实的珍贵照片,以引起社会对档案工作的重视。
这种展览可以档案部门自己举办,也可以与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可以在国内举办,也可以在国外举办。
(二) 咨询与宣传
照片档案工作人员要尽量向社会各界揭示所藏照片档案的状况和内容,并做好宣传工作。我国的照片档案馆在这方面就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1990年至1991年,全国十几家报纸杂志刊登宣传、介绍中国照片档案馆的文章,不少单位与个人看到报道,主动到中国照片档案馆要求查找与利用有关的照片档案。
这种宣传所形成的巨大影响与波及面,是主动开发与宣传照片档案信息资源的直接结果。

(三) 出版画册
编辑出版画册也是一项重要的利用途径之一,这项活动类似于档案的编研工作,根据某种主题选取对应的档案信息,进行整合,以便更好的利用。
编辑出版照片画册 的原则是:服务现实,忠于原照,考虑馆藏,保证质量。工作的流程如下:
1. 选题
在进行编辑选题的时候,选题的主题要符合现实的需求,不可以盲目的选题,而且要在档案部门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那些具有较强编辑力量的档案信息。

2. 拟定方案
拟制方案的内容包括:画册主题、目的要求、选材范围、工作步骤、质量保证措施等。它是在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集思广益而成,并须经有关领导的审核与批准。

3. 选材
在选材过程中, 要求运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照片档案,对照片档案做出准确而全面的评价,并进行合理的取舍,进而达到正确选材的目的。
其基本要求是:以选材原则为指导,围绕选材大纲,按照编辑方案所确定的步骤,挑选为反映题目所需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