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分离器中看不到油的痕迹,现在油不是在凝缩器内聚集的,而是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内,油粘在蒸发器的热交换铜管上,蒸发器的蒸发效果差,蒸发器内的压力低,同时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低,直接吸入制冷剂的液体,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低,油和制冷剂还不能分离,这样的恶性循环使所有的油都聚集在蒸发器内。
2、油分离器中看不到任何油的痕迹,所有的油随着排气来到冷凝器内,水温持续下降时,所有的油汇集到冷凝器内,膨胀阀堵塞油,蒸发器内供液量不足,压力开始下降,直到低压警报停止。
以上两种是所谓的跑油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冷冻水温度低,排气温度低。
遇到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
1、当发现油分内的油位下降时,立即将单元调至手动控制模式,限制压缩机的负荷,如能量限制在50%以上。
2、提高冷凝压力。
3、将单元的低压报警值和低压停机值降低到允许范围内,尽量保证单元处于运行状态。
4、此时油位仍然很低,蒸发器内的压力也很低的话,必须考虑油是否进入蒸发器内。
5、此时,从蒸发器的视液镜中可以看出是否有大量的白色泡沫,如果有的话,说明油在蒸发器内,相反有可能在冷凝器内。
有了以上步骤,大约半小时后,冷却水的温度和排气温度将上升到正常程度,并开始接收油:
a.油在蒸发器内:
此时,密切注意冷冻水的温度,首先适当减少流量,降低出水水的温度,迅速增加流量,蒸发器的出水温度迅速上升,此时的水温超过冷冻剂的饱和温度,冷冻剂剧烈沸腾,冷冻油随着滚动的冷冻剂泡沫像压缩机一样被吸收但是,油和制冷剂的分离温度应该远远超过,把油带回油分离器分离。
在此注意每次调节水量的时间间隔,最好每次调节后将排气温度恢复到调节前。
b、油在冷凝器内:
此时不必太注意水温,只要单元能正常运转就没有大问题。此时,应将膨胀阀逐渐打开到最大(打开过程过快,防止供液量过大损伤蒸发器内的铜管),等待几分钟,直到单元的高低压平衡,从蒸发器的视液镜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白色泡沫,油从冷凝器进入蒸发器内。重复a步骤,油很快就会回收。
另外冷水机小编告诉行业从事者,由于冷水机供液量过大,增载过快,热负荷下降,冷却剂泄漏,发生了系统跑油的现象,其中因为冷冻水温度低,排气温度低引起的跑油问题较多。所以应及时检查冷水机各参数,保证在正常的运行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