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会骑自行车,就是第一次到清华的时候
黄之易说自己第一次见清华,是在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前来参加丘成桐数学夏令营的时候。那时候的他感觉清华园之大,大到难以用脚去丈量。为了节省自己从清华西门,步行前往清华数学系大楼上课的时间,他看着周边骑着自行车从身边经过的学长学姐,便临时下决定要学会骑自行车。
学骑车的过程,黄之易摔了2次跤,但是他并不因此而对学会骑车感到恐惧。在坚持学了2个小时后,他便做到了……并且还骑着车尝试绕了清华园两圈,面对这个美丽的校园,他发誓自己一定将来要考入这里,成为这里学习的一员。
02 二入清华追梦,获得清华一本线录取资格
2017年的寒假,黄之易顺利通过清华数学金秋营的考核,顺利获得清华一本线的优惠录取资格。对此,身边的同学老师都在祝贺他所取得的好成绩,但是在所有人都在羡慕他的时候,黄之易却对这样的成绩并不满足。
当所有人都对他说,“高考你已经可以丢下了”的时候,黄之易悄悄地把自己的目标,定到了清华中的小清华——“姚班”。如果说,清华是中国大学的皇冠,那么姚班就是这个皇冠上的明珠,而黄之易的新目标,便是它。
03 奋斗路上注定不平,两次失败更坚定决心
拿到清华一本线录取资格的黄之易,并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之路。之后的他不仅关注着各种竞赛,更是关注着清华所有和交叉信息学科相关的各种选拔营。2018年的时候,他曾参加清华“美国西雅图校区”的全球创新体验冬令营,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这并没有为其打开清华姚班之门,却进一步坚定了他要考取清华姚班的目标。然而接下来数学冬令营决赛的失利,让他将自己“同时获得北大、清华降至一本线录取”的兴奋,驱送的无影无踪。
高考过后,黄之易再次报考姚班的选拔,却因为暴雨飞机延误,在考试前一天的半夜才成功抵达北京。半宿未睡的他,幸运闯过初试却败在复试——经历这样的两段失败,黄之易却很坦然:
“我知道前行路上注定不会孤单,因为早有薛其坤院士这样历经考研三次失败终成大器的清华引路人。”
他说,清华人要有一种永不放弃的脾气。对于目前的自己,他觉得还不算成功,进入清华之后,他仍会坚持奋斗、将计算机信息科学家当作自己的梦想,不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