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教育孩子不是热爱学习,而是热爱思考
在与这些高考状元的聊天过程中,他们发现——学霸们并不完全是热爱学习,而是享受学习思考的过程。比如:理科状元往往热衷于“逻辑推理”,文科状元们常常热爱“阅读表达”,他们学习的目的,往往出自于自身对知识的渴求。
而这种善于思考、渴求知识的习惯,则离不开这些学霸父母们对孩子幼时教育的启蒙。当孩子有问题或者困难时,不急着给孩子答案解决,而是带着孩子一起去尝试、去阅读,一起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02 给孩子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在这些学霸家庭中,问及他们对孩子小时候的学习要求时,他们大多数回答的都是尽力就好,从不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到什么名次——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比如读书,不要去限制孩子读什么书,只要能读就好,养成读书的习惯;比如运动,要鼓励孩子学习之余要多做,精力旺盛是提升成绩的基础。
03 父母懂得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问及这些状元学霸们,对于自己的学习,促使自己奋斗的因素是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大多都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一位安徽的状元说:“当自己学累了,厌学不想看书的时候,看到父母工作下班之后,依然在学习,自己也就不好意思放松了……”
法国思想家卢俊曾说,这世界上最无用的教育方式,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教育孩子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
04 爱孩子,但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好习惯
高考状元们大多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信任自己、像朋友一样”。有高考状元说自己小时候成绩并不好,但是父母的鼓励给了他成长的动力,有安全感,一心一意地学习。
而他的父母则说,从小锻炼孩子独立的习惯,让他遇事去主动思考,比任何的批评教育、逼迫都要来的有帮助些。教育孩子这件事,就像握住一把沙子,太松了不行,太紧了也不行。
05 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注重学习成绩之外的东西
在采访中,他们还调查发现,对孩子因材施教的作用,往往也在这些父母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比如广东学霸说自己平常容易自满,父亲就常常在鼓励和夸奖之外,给他提醒方法上的“缺漏”。
在这些家长看来,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许多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对自己的反思能力。大多数的学霸都一本自己的总结本、错题本;在生活中,凡是所热爱的多可以去尝试,但是尝试之后要坚持,也是他们常常教孩子的事情。
有孩子妈妈说:“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无论怎么选择,我都绝对支持!”在培养孩子成才之前,先注意培养孩子“成人”,或许也是这些学霸父母们所给我们的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