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给自己留下1道只做完一半的数学题
在高三的时候,学习的节奏十分紧张,这也让李思涵意识到,学习的竞争就是学习时间的竞争——为了让自己在开始学习的时候,每次都能特别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他采取了一个小办法,就是每天给自己留一道没有做完的数学题。
李思涵坦言,这也是他从别人那学来的一个心理学小技巧。因为如果一道你做了很久的题目,只差了最后的结果,就像是快写完的一句话,还差最后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的时候,你其实会特别想赶紧去完成它。
这样每天学习晚上睡觉前,或者每次学习任务开始之前,他都会这样给自己设立一个类似的“某个学习任务未完成”的场景,以便自己每次开始学习的时候,就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02 每做一道15分钟的题,花更多的时间去反思
在步入高三的时候,李思涵坦言自己的老师经常强调,做题要重在思考,在于精而不在多。一开始的时候,他也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大量去寻找各式各样的课外题,去刷题甚至熬夜刷题……但是却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而在高三的时候,老师的反复强调总算是让他明白,光刷题没有总结时不行的。而这也让他刷题的节奏慢了下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刷题—改错—反思—重做”的训练之后,李思涵逐渐意识到,做题更重要的意义是在把每一个没搞懂的知识点的用法搞清楚,把学习的思路变开阔。
因此,高三的时候,李思涵还经常会用一本本子,来集中记录自己做题后的反思和总结,梳理其中的基础知识,半个学期下来,他的数学分数就从110分涨到了130多分。
03 每天睡觉前,都要花10分钟去认识自己的成果
李思涵认为,高三的学习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懂得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因此每天睡觉前,他还都会留出10分钟给自己——除了背背书、复习复习单词外,去总结今天一天的成果收获。
每天的总结,其实是李思涵坚持了2年的事情,一来是总结自己一天下来的时间自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二来是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悟。这样的总结,不仅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时间利用率有效,同时还利于明确自己努力学习提高的科目方向。
“其实每天的思考,总结自己一天下来做了那么多的事情,还是一件蛮有成就感的事,一方面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的目标和信心”李思涵建议,除了在脑海中想之外,他还经常会拿出一份稿纸,就是想到今天学了什么知识点,再写下其联系的相关的知识考点。
他认为这样梳理知识的方式,尤其是在睡觉前,能够大大提高自己的记忆效率,他建议“这个办法,同学们一定要多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