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学的学习生活是自己规划的,此言不假。与高中大家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学习生活不一样,大学生们要承担起对自己整个大学生活的规划和整个未来的责任。因此,想要为自己赢得更好的未来、更光明和敞亮的就业前景的学生们,会早早开始计划考研、辅修或是出国交流的计划。然而,这其中的每一个都是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的,甚至一点不亚于高三学习的辛苦,并且还要考虑诸多除了学习外的客观因素。考研的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泡在图书馆里争分夺面地学习,还是自学式复习;辅修的学生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除了本专业课以外的专业课;出国留学的学生更是要早早准备托福雅思等必要的等级考试,并且准备各种各样繁杂的手续。因此,这类大学生的生活不会轻松到哪里去,甚至会比高三更辛苦更忙。
第二类:刷绩点、拿奖学金、参加竞赛
优秀的人注定闲不下来。还有一类大学生,在本科期间的目标就是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争取拿到各类奖学金。为了保持很高的绩点,除了课内时间,课外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相当多的,想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甚至要在课外自己拓展更多的知识面;除了刷绩点拿奖学金,优秀的学生还会积极参加各类竞赛,而大学竞赛的规模一般都不会小到哪里去,因此每一次竞赛也几乎都要花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准备,因此说他们非常轻松自由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这样长期的过程积累中,这些学生们会变得越来越优秀,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类:专业本身决定了大学的不轻松
还有一类学生并不是主动选择要让自己忙起来的,而是因为选择专业本身的学习任务就比较重,如医学类专业的学生,辛苦程度和课程学习难度是所有专业中出了名的。也就是说,光是要学习专业课程的知识难度就已经不小,想要学好更是要花费非常大的功夫。再加上医学类专业的学生还一般都要考研,更是使得这个专业的学生没有多少当“咸鱼”的时间。这类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学习的课程安排本身就非常多,课后更是要用很多时间去掌握课内知识,因此也是“苦过高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