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想要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于是鼓励孩子在最后的两三天内可以完全放下书本,好好放松心态,实际上却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毕竟考生已经习惯了几个月来高强度的练习,突然的放松很可能会直接打破作息时间表和身体机能的协调系统性,反而影响高考中的思维发挥。
二、适当刷题保持手感
那么,如果不可以完全放松,考生该做些什么?其实在最后这样短暂的冲刺时间内,考生不必再去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解答难题或是做套卷,可以做一些客观题来保持自己的答题手感,并且借此巩固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在难题和卷子上花费大量时间的性价比远远不如做一些小题巩固和保持手感的性价比来得高。并且,为了保持好考前状态,考生还可以将错题本裁成小纸片随身携带,有时间就拿出来看一看,复习解题思路和系统的解答方法,这些是在短时间内对保持良好迎考状态非常好的小技巧。
三、张弛有度,把握压力的分寸
总而言之,在迎考的最后阶段,张弛有度是最重要的调节身心的根本。不能过分放松,但也不能高强度刷题,前者会导致大脑松懈,跟不上迎考状态;后者难免造成思维疲惫,反而达不到最佳状态。因此,考生要适当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和娱乐时间,做到劳逸结合,才能够保持最好的高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