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孩子学习需要外部压力,还需内部动力
孩子最初的学习动力,很大程度上往往来自于外部的压力。比如:马上要考试了,孩子学习就会变得认真很多…… 还有的时候,比如是家长严格的要求,逼的孩子去认真学习。
这样的压力,不能一直造、一直给,因为高压之下,孩子的精神会受不了。
所以,我们要尽早培养起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在孩子青春期之前,或者说在学习的早期,家长就一定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良好的习惯,并且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学习上要“有付出就有收获”——像成年人干事业一样,得有成就感,才能越干越欢。
反过来,许多孩子不爱学习的根本,是孩子在学习上经常遭受打击。
02 但挖掘孩子的学习潜力,要提高学习效率
很大孩子在学习上没有效率,这是许多孩子努力学习成绩却不提升的原因。然后各种考试,老师家长的批评,让他天天抬不起头来——这样的孩子,就算是再努力,久而久之也坚持不下去。
所以,面对孩子不喜欢学习,家长首先要改掉“批评”孩子的习惯。
家长要多去鼓励孩子,并去引导孩子以正确的学习方式。什么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呢?高效率、认真、专注。如果学习的效率低了,比如有的孩子天天写作业写到半夜12点,那么出于对“睡眠”生理需求的渴望,那么学习的认真度,势必要做出让步。
学习不仅是时间的比拼,更是学习效率的比拼。而提高学习效率,作为家长必须让孩子懂得2点学习的方法。
03 碎片化时间学习法、框架式知识学习法
一、首先,是要孩子懂得利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学习。
很多孩子抱怨,平常的学习任务重,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但是,班级里总是有一些学霸孩子,能够早早地就完成了作业,甚至回家就是玩耍。
这是因为,他们懂得利用好各种休息时间,碎片化时间去学习。这个学习,不光是抽出这样的时间,早早地完成作业任务,而是充分利用每一个学习休息的间隔的这一时间,进行知识点的及时复习。
复习、练习,都是为了知识点的巩固。越早的复习,比越晚的复习,要重新拾起的“遗忘”的内容要少,因此效率也就能现得更高。而且,复习不一定要面对书本,仅仅是脑海中回忆一遍即可。
这占用不了太多的时间,却可以百倍提高上课、新知识的吸收速度。
二、其次,是要孩子懂得对自己的知识始终有一种整理的思维。
为什么同样一个班里的同学,大家都做同样的习题,都同样的学,用功程度大家也都没差哪去!但是为什么有的同学成绩就升的快,有的同学就升的慢呢?
提升的快的同学,可能并不是去补了多少课。而是,总结出来了学习的心得。
在学习过程中,想要快速提高学习成绩——无非就是去做好“查缺补漏”,这样的过程也就是整理,对知识点的整理、错题粗心问题的整理,对整个学过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整理。整理到什么地步?要能够找到你自己错误与错误之间的关联,知识与知识点、题目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曾有清华学霸说自己高三复习的经验就是,每当我做一道题,我可能会花比做它还要多2倍的时间去研究这道题。做一道题就研究透一道题,这就是我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