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不同于往日高三,对于身体和心理上“折磨”更多,尤其是对成绩更加敏感,每当成绩有所波动,复读生都会有不一样的心态,一次倒退,就是一次暴击,甚至会影响心态,丧失自信;但进步,反而没有太多兴奋,认为是理所应当。这种不恰当的心态,不适宜于复读。既然选择复读,就需要正确理性地去看待成绩,成绩并不是所有,只是检验自己当前薄弱的方式,在考试后认真分析成绩,并查漏补缺才能让自己最有效的成长。
还要准备好承受旁人的眼光和不理解,准备好慢慢脱离原来的同学圈子,因为当他们都在讨论大学话题的时候,你必然觉得难过和疏离;准备好全身心进入新的复读环境,学会融入;准备好面临巨大的未知和不确定性,可能第二年高考的题,更有难度,竞争者会更多;也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你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绝望都需要一一抛开,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高考,告诉自己决定高考成败的不是有没有复读,而终究是有没有努力。
“复读,不是失败者的选择。复读,是让你重新书写答案的机会。”这句话很简单,但你必须明白它的意思,复读是一个选择,既然不愿意接受现在的成绩,那么可以通过复读,去改变,去重新开始!
记得前段上热搜的那个广东33岁考生唐尚珺吗,他参加了12次高考,之前曾被中国政法大学、重庆大学等名校录取,但仍然在复读。选择复读不需要借口和理由,在本该奋斗的年纪倘若因为发挥失常,而放弃,会甘心吗?没上理想大学不甘心,没上好大学也不甘心,那就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一定能逆袭。
说到底,最让人后悔的,还是“我本可以”。大学不是终点,去了哪所大学,对应未来会做什么工作、过什么生活才是这些复读生的终极决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