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打就要“打回去”
孩子之间因为小事情发生矛盾和冲突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有的孩子却会为此“大打出手”,当你的孩子在外面挨了打到底要不要打回去呢?其实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那么发生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做?首先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以暴制暴”并非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告诉孩子,如果作为强者,不能欺负弱小,但是作为弱势的一方,也不能畏惧“强权”。换句话说就是,孩子不能欺软怕硬。家长要引导孩子平时尽量与志同道合的伙伴玩,远离那些经常捣蛋、搞破坏的小朋友。这样就能避免产生矛盾,减少类似事情的发生。
“我去找你们老师说!”
作为家长要教会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不能遇到问题就先寻求他人的帮助。虽然家长有必要和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但是不能大事小事都“麻烦”老师,而且孩子之间的一些小矛盾如果有老师介入调解,反而会使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我给你买一个更好的!”
孩子一天天长大,有了自己的朋友和社交圈,他慢慢学会了攀比,别人有的他也要有。当孩子告诉父母想得到和小伙伴一样的东西时,有的家长会跟孩子买一个更好的,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孩子“赢了”,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恰恰害了他,这会让他学会盲目更风,渐渐的也没有经济观念。
家长一心偏袒自己的孩子
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会在任何情况下都选择偏袒孩子,父母在不分青红皂白的情况下一味袒护自己的孩子,不是爱他的表现,反而会助长他的“气焰”,让孩子形成错误的判断,不能明辨是非,甚至还会养成孩子蛮横不讲理的不良习惯。
父母就像是一面镜子,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折射在孩子的身上,作为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行为规则,必要时可以对他进行批评教育,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可以避免他在成长过程中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