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究竟有多重要?
老一辈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已经坦言了一切:“就算我们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在1949年的时候,几乎每10个中国人里,就大约有8个是文盲!而如今,“文盲”二字却几乎已经成为历史的代名词!
在中国这个坐拥14亿人口的国家里,用短短几十年,实现这样的成就。
我们真的要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
01
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在中国,“公民接受教育”是政府认为的,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承担的义务。而“让大家接受教育”,也是政府的职责。
在后来这近30-40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祖国的教育事业,不得不说是发展高速。
2001年,中国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期间,我们只用了15年的时间。至此,中国青壮年文盲的现象,基本消失。我们完成义务教育普及的时间,仅仅不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1/4。
几十年间,一座又一座校园拔地而起。
光是最近10年间,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园面积,就是原来的140%倍。各界商业人士、热爱教育的学者,纷纷出资为全国各地的学校,建设楼宇——许多大学都有的逸夫楼,遍布各地的希望小学,为我们中国的新生代力量,注入了无尽的活力。
02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适龄儿童入学率,早已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超过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值。
70年来,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从只有20%升至99.95%;而初中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100%;
而到明年9月,我们全国的高中阶段教育的入学率,也预期将到达90%以上。
1978年,我们全国上下,仅有30万左右的学生,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而到去年为止,我们现在全国上下的大学录取率,早已超过80%;考上大学再也不是痴人说梦,对更多人来说,考上一个好大学才是目标。
在中国,21万余所的义务教育学校中,每年都要容纳着近1.5亿的在校师生。
我们正在接受教育的人口,就是美国总人口的近一半。
03
中国人爱说,知识改变命运。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通过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手段,来改善自身和国家发展的命运。
当年,国家身处水深火热中,无数有识之士站出来,呼吁“师夷之长”寻求变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学堂”,最后成立。
147年前,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赴美。
回国后,他们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当年中国铁路业、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詹天佑、吴仰曾、唐国安等人,均是出自这批“学了知识回来的人”。
没有知识,我们的高铁动车建设,不会成为世界第一;我们的5G建设,不会率先引领变革。
正是靠着许许多多知识份子,勤劳的双手,我们的嫦娥号探测器,才得以实现奔月;我们自研的001A型航空母舰,才得以下水海试。
还记得当年,我们的飞机不够,周总理说,(阅兵的时候)那就飞两遍。如今这盛世,飞机终于不用飞两遍了,我们的边防战士们,也可以用上世界最先进的武器,保卫我们祖国人民的安全。
这都是我们拥抱时代变化,接受科技教育的结果。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甚至高中、大学,是我们对未来,最美好的期待。因为,这也是中国,迅速发展,能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