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澎的一番话,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共鸣。网友对此纷纷留言:“好的教育会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教育只要让人知善恶、明事理,它就是成功”“学习好不止是分数高,学习好的背后意味着习惯好”。
这些话道出了老师和家长心中的矛盾。对老师而言,一方面想给学生减负,更多寓教育于兴趣,另一方面,没有学生的分数,学校就没有升学率、老师就没有成绩。对家长而言,一方面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分数和孩子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其实,孩子的人生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次长跑,一开始只抓分数,揠苗助长,发力过猛,孩子往往会后劲不足、精疲力尽、倒在路上。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固本培元,按照自身节奏跑,张弛有度、均衡发展,加速度会越来越快,最后领先到达终点,成为赢家。
要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父母和老师尤为关键。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老师而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老师要传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培养学生的人格。除了书本知识外,还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孩子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种子也不断生根发芽,最后结出果实。
要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家长也不能固守“不输在起跑线”的思维。孩子的人生有多条赛道,有很多起点,应该拓宽视野,给他们更多自由空间,让孩子到不同的赛道上去体验,多去赛道以外的地方去看看风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是一个成功的家长;培养的仅仅是学霸,并不值得骄傲。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正如唐江澎所言:“好的教育应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让孩子们以健全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幸福,造福国家社会。”这或许才是教育更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