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家长们的希望是孩子“有学上”,但随着教育资源不断发展,教育选择变得越来越多,家长们的诉求由原本的“有学上”变成了如今的“上好学校”,因为他们认为,为人父母一定要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才行!
学区房成为营销手段,但家长却不得不“任人宰割”
成绩不理想只能通过学区上好学校,上学演变成利益交换
想要获得重点学校的上学名额,一种方式是通过学习成绩进入,符合重点学校的招生分数要求即可。但一般来说,重点学校的分数要求是非常高的,比如全市最好的中学,必须要求学生的成绩排在全市的前50名或是前100名才可以。
显然此路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不通的,哪怕他们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学习,也达不到要求。这就和他们的成长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了。那么他们难道就无法拥有到重点学校学习的资格吗?
当然不是,进入重点学校还有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凭借学区上学。学校为了创收和拉拢社会性投资,都会和周围的地产商达成协议,将本学校的上学名额和学校的投资互换。同样地产商也可以对学区进行宣传炒作。这绝对是一件互利互赢的行为。
所有的学区房都高于市场均价,有些甚至可以被称为是“天价”
无论是在几线城市,只要是拥有学区的商品房,售价一定会比市场均价高很多,一般是1~1.5倍为正常现象。但学区房的价格也会根据学区的好坏进行调整,学区越好房子越贵。以此递减。
并且,我们总是能够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学区房每平达到10万元,某某学区房售价1000万等等。这样的房子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完全可以称为是天价学区房了。父母就是砸锅卖铁也无法承担。
分析:
家长们一边在抱怨学区房的存在不合理,一边又要勒紧裤腰带拼命攒钱,每个月除了家里必须开支之外,没有娱乐生活,没有生活享受。这样的生活没有任何幸福感可言。即便如此,家长们也会乐此不彼地坚持着,就是因为“再穷不能穷教育”。
现如今,教育部传来消息,划片区就近上学成新规定
对于社会上学区房炒房客的行为越来越猖獗,教育部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将全年禁止学区房入学的方式,取而代之要采取随机派位,多校划片入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全市的学生都能够公平享受教育资源。
这样一来,学区房存在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毕竟很多学区房没有了学区的“庇护”,将会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
现在很多城市的学区房都是“老破小”,因为当地的重点学校一定是有历史基础的,建立在重点学校周围的房子的房龄也都和学校相仿,经过风雨的洗刷和人民审美的提升,显然是看不上老旧建筑的。
甚至一些学区房都已经出现墙体脱落,墙壁开裂了。周围配套设施也惨不忍睹,这样的房子没有了学区的标签,想要再受到大家的欢迎的话,真就是痴人说梦了。
得到消息后,大部分家长一反常态,表示不愿接受
学区房虽然有缺点,但是是学生上重点学校的唯一保证
有些家长拼了命地攒钱,不吃不喝买学区房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上重点,但现如今在这种政策下,随机派位岂不是给家长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随机性的风险太大,根本无法确定学生的未来命运。
并且,这些家长认为,凡是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从前我花钱买学区房,那我就能上重点,就好像是变相给学校塞钱一样,但如今钱都没处可花了,这才是让家长们崩溃的根源。
想要指望学区房创收的家长,损失将非常大
一个学生能够用上学区的时间是有限的,最多不超过4年。等到学区房失去它原本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家长们就会选择出售,或是弥补自己的经济缺口,或是进行创收。但无论是有哪种需求,如今都将面临损失惨重。
你拥有的学区房没有了社会价值,又没有人会将它视为日常民用房,所以这就意味着,你的学区房彻彻底底砸在手里了。虽然很无奈,但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