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彼”即:理清行文思路前,要读懂琢磨作文考试题目要求,包括:命题形式、作文主题、字数要求、文体选择、角度立意,切忌偏题。
“知己”即:在完成“知彼”步骤后,就要结合考生自己的优势,选择擅长的文体。以往有些考生在这里可能想要设立特立独行的风格,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但往往剑走偏锋。
最典型的例子是:在2009年高考作文中使用甲骨文等古文字写作,被网友捧为“古文字达人”的考生,最后作文得分只有6分。对此,语文阅卷组组长表示“高考作文有一套严格的规定,标准定了,就不允许争议和修改。”
虽然该考生不仅抓住了阅卷老师眼球,更引起社会轰动和争议,但由于过于注重字体而未在意内容,最后因偏题的缘故得作文低分,与考试目的适得其反。所以,考生在考场发挥时,最好稳打稳扎,即便作文的文体不限,最好不要选择诗歌和其他考生自己不擅长的;拟标题要紧紧抓住命题和主题,最好有与命题相关或相同的字、词、句。
“对一只盲目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一支不知向何处漂泊的小船,风对它就失去了意义,它的航向不取决于风从哪里来,而是船上的帆张向着哪一边。写作文也是如此,确定写作主题和方向目的是理清思路的关键。
考生要明确接下来你要写的作文主题是亲情、友情、环保、还是道德方面。想好自己想表达的感情色彩和整个文章的感情基调,是褒还是贬 ,是悲还是喜。想要文章达到什么效果?是发人深省、感人肺腑、振聋发聩,还是轻松愉悦 、使人忍俊不禁。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打有准备的仗。
文章首尾段至关重要,是阅卷老师快速评分考量的主要段落。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我提倡的是在符合题意的基础上,先想好开头和结尾怎么写,再丰满中间段内容,这样的方法不仅使得阅卷老师容易抓住得分点,也让学生容易理清思路,斩获高分。
文章首段,是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开启作文还是提出设问来引出下文?用优美的词藻和华丽的修辞开头还是用朴素的言语?平时练习,学生们都可以试着写一写,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考场中写作就用最常用,用的最流畅的方式写文章首段。
结尾不论是留下悬疑还是发出感叹,或是其他结尾方式,文章思想上都要有升华,什么是升华?郭沫若《文艺论集·批评与梦》:“真正的文艺是极丰富的生活由纯粹的精神作用所升华过的一个象征世界。”作文源于生活,艺术也源于生活,升华就是将作文精神境界拔高,将之艺术化。
不论什么文体,升华都分为三类:若是写景,文章升华点在保护环境、发现美、人与自然和谐;若是写事,文章升华点在从事件中得到的感悟、遗憾、道理;若是写人,文章升华点在这个人对自己的影响、对此人的评价、表达对这个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