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目标的努力
很多同学在读书的时候,总是老师说今天要做啥就做啥,明天说练习啥就练习啥,很认真,但是也缺乏了自己的方向。
大家都听过南辕北辙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一件事,如果努力的方向错误,你努力的失败就越大。假设你明明英语很好、数学很差,但由于班级大多数同学都是数学好英语差,这时候你盲目跟着老师,加量英语的练习,只会让自己的优势变小、劣势扩大。
很多同学面对中高考,或许想到的都是考一个好学校,但是却没有仔细想过,到底自己每门需要达到多少分、优势劣势的学科又如何处理,这样缺乏目标和理性,盲目努力的后果,往往是越努力——成绩越倒退,不进则退。
02 低效率的努力
上了高中之后,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每天能够11点之前睡觉的。
甚至有很多孩子努力学习,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还常常自己给自己“加餐”,经常熬到半夜1-2点钟才睡觉;但结果呢,往往是换来白天上课效率的降低,白天学习的时候昏昏欲睡,晚上却又因为觉得白天的“不够努力”而辛苦加班……很多同学的努力,往往从熬夜开始。
但其实,熬夜往往带来的也是一切学习、生活、工作效率的降低。
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会学习的孩子,往往也要更会休息。正确的努力,往往要想办法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比如:划重点、整理错题,降低无效努力的比例。
03 忽视方法努力
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很多事情当你很努力,效果却不理想的时候,一定要去思考方法上的问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光顾行动而缺乏思考,一个做事往往也就缺乏技巧——这同样带来的,是效率降低的问题。
同时,好的方法还需要好的习惯支撑。
比如,同学们都知道,学习前预习是重要的方法;但是,很少有同学有课前愿意挤出时间去预习的习惯。比如,很多同学也知道,上课要认真做笔记,下课要复习;但是,很多同学上课认真做过的笔记,下课极难得哪怕翻一番。
有的时候,学习上我们需要一鼓作气的勇气,否则就容易“再而衰,三而竭”;比如,克服粗心的问题。而有的时候,我们又不能过于强调速度而要求细水长流;比如,背诵知识点,要的正是一遍又一遍的及时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