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利用起一切零碎的时间学习
在清华的校园里,你很难看到慢悠悠走路去上课的学生。大部分人都是脚步匆匆甚至小跑,或者是骑着飞车。一是因为清华的校园很大,二是清华的学生他们不想浪费过多的时间在“走路”上。
初中、高中的时候,那些每天能够晚上9-10点前就写完作业,甚至还有时间看课外书的同学,大多懂得利用白天在学校里的每一寸时间,比如:课间、上学的路上……
哪怕就是多做一道题,多背一个单词,时间久了,日积月累,学习的差距就这样产生了。算起来,如果一个学生好好用好一天在学校里的各种课间,大概就能够多出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与大多数同学普遍晚上要做作业到12点相比,也就多了2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02 学会利用早起、早晨的时间
很多人总是把清华北大的学生吹的很牛,认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智商高。
但是,清华学长却表示,虽然清华北大里智商超群的牛人的确是不少,但也只占了大概有1/4左右。更多的人,成功和优秀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学习的态度和保持努力的习惯。
很多书中都讲,一个成功、勤奋的人往往都有着早睡早起的习惯,但是却很少解释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我晚睡晚起也是花同样的时间在奋斗学习,难道就不可以吗?其实,早起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而是在于你选择了一份“主动”的努力态度。
早起是主动,而晚起是被动;早睡是主动,而晚睡常常是因为任务还没有完成,熬着精力、体力的被动选择。
03 精力的分配比时间管理重要
最后,比起时间管理,一个人想要保持高效的学习,必须做好的是精力的管理。
用精力最好的,刚起床的时间,效率高的时间,来完成一些需要思考、复杂的任务。而困顿的时候呢,就做一些简单的、可以重复的,机械化的任务。
就一天而言,人的精力跟着时间的推移会改变,第一个高潮点是清晨6时至7时,第二个高潮点是上午8时至10时,第三个高潮点是晚上八时至十时左右。当然,这个时间点会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生物钟而改变,而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懂得找到自己这样精力充沛的时间点,安排去学习工作。
当然,运动对人的精力的促进也是很重要的,清华大学之所以要求其学生能够跑3000米,也是强调大家要多锻炼、多运动,这也是维持学习精力、促进学习效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