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做“三类”家长
得知孩子期中考试不理想的第一时间,家长如何应对非常重要。我总结了三类家长们千万不要做的类型。
01.不做唠叨型家长
成绩不理想,孩子心里很烦,家长也烦。这类家长就是心里一烦就会翻来覆去唠叨:为什么考了这么点分、数学考得太少了、英语要是不粗心就好了等等,一遍两遍还好,次数多了会让孩子一遍遍重复自己考砸了的痛苦过程,且对提高成绩毫无益处。
02.不做攀比型家长
成绩一下来,攀比型家长最爱做的事就是打听孩子的同学们考了多少分,然后与孩子进行对比,口头禅是:你看xxx考了多少分…
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考砸了本来就很难过了,还要被扎心。
建议家长们不要这样做,毕竟,孩子是自己的,又不能换,关注别人没啥意思,专注帮自己娃提升成绩才是正道。
03.不做责骂型家长
看到成绩,这类家长容易压不住气,什么难听的都往孩子身上招呼,是大忌。
原因相信大家都明白,这里不再多说。
2.正确看待分数
那么,家长们可能要问了:孩子考得差,那我却是生气呀,不让唠叨不让攀比不让责骂,那我应该怎么办呢?
这里正式回答:分数已经下来、不能改变,但家长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对于分数的认知,来克服坏情绪。
应该如何认识分数呢?那就是——分数不是最重要的,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的失败不代表下次的失败,只是代表最近这段时间孩子的学习情况,暴露出了学习的薄弱点。这也算是好事,可以根据错误的地方,有针对性去提升孩子的学习。
这样一想,是不是心情气和多了?
接下来就是更重要的事了,那就是把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当做垫脚石,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具体操作只需要一步,那就是带领孩子做试卷总结。
3.带领孩子做试卷总结
前面已经说过,这里还要强调一遍:试卷是孩子学习薄弱点的集中体现,成绩越差越要更重视试卷。
建议家长们带领孩子把每一科的试卷都拿出来,做一个试卷总结。做总结时,重点看错题,每一道错题都要搞明白错因,是粗心做错?还是哪个知识点不会?还是没想到该种解法?把具体的错因写在一旁,再把错题重新做一遍。还可以根据错因去反推用到的知识点,把书拿过去去复习该知识点,达到弥补薄弱环节的效果。
所有试卷总结完后并不是结束,还要和孩子约定复习这些试卷的时间,因为人是善于遗忘的动物,多次复习才能达到永久记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