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自己开始规划人生,不再执着于他人想要你成为什么,努力寻找我们想要成为的自己。
说出不开心、接受不完美、放下不值得。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站在属于自己的、也是自己期待的人生轨迹上。
前几天热议的“现实版樊胜美”,惹怒全网。
事件的主角是一个叫洛洛的23岁女生,漂亮又优秀,在杭州的一家公司当总设计师,每月工资一万多,也是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然而不幸的是,一次意外,夺走了洛洛的生命。
2020年10月17日,洛洛凌晨与男友闹矛盾后去钱塘江边散步,不幸被涨潮的江水卷走。
而比这更可怕的是,洛洛之死,让众人见识到她那吸血鬼般的原生家庭。
父母听闻女儿死讯,上来就是跟公司索赔。
虽然女孩的死和公司毫无关系,但公司出于人道主义,还是给这个家庭赔了6万。
没想到3天后,洛洛的父母就反悔了,突然狮子大开口要求公司赔偿41万。
理由令人大跌眼镜:要给儿子买房交首付。
一语惊醒梦中人,公司老板终于开始调查真相,发现原来洛洛一直生活在这个可怕原生家庭的重压下。
父母除了要钱,从未真正关心过洛洛,甚至连女儿的手机号都没有。
父亲经常“一万两万”地跟她要;就算她只有7000元了,父亲仍然要她给1万。
母亲也各种买东西,连手机都要用最新款的。
为了满足父母,她只能自己俭省,用着母亲淘汰下来的旧手机。
由于压力太大,抑郁崩溃,洛洛两次自杀未遂,依旧没换来父母的一丁点关爱。
调解会上,母亲画了全妆,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悲伤,谈判中还是句句不离钱,一直强调培养女儿花了很多钱,女儿三年在公司也创造了很多价值,总之就是想尽办法让公司给钱,榨干女儿死后最后的一点价值。
网友惊呼:这都2021年了,怎么还有“现实版樊胜美”?
在这样的父母眼中,女孩只是个工具,她们的生命可以不被尊重,如果她们不听话,那就是不孝顺。
她曾在自己的微博上就发过这样的动态:
“时常自欺欺人说不被爱也没关系,其实内心还是渴望够被爱。实不相瞒,我一直想当那种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被爱的垃圾。”
这就是原生家庭带给她的影响:父母从小就把她当成一个工具人,对她的好都是因为她“有用”,所以长大之后的她十分缺爱,十分没有安全感,对爱的渴求超过了常人。
再比如爆出丑闻的郑爽,郑爽的性格养成和她的原生家庭也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郑爽的家庭条件优越,但是她却从小缺乏爱,更缺乏安全感。
她的妈妈把自己所有的愿望和理想全都寄托在了她的身上,因而从小就对她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她从两岁起学习才艺,五岁就开始参加各种比赛。
小时候,她会每天练钢琴,弹错音就会被妈妈打手心。
即便她的数学考了94分、语文考了91分,也会被妈妈大骂一顿……
在母亲这样严格的教育方式下,郑爽的内心变的十分敏感和没有安全感。
她没办法感受到亲密关系中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会自然而然的认为唯有自己不断努力去讨好对方,满足对方的喜好,达到对方的要求才有资格被爱。
然而,她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她的改变,他们依旧沉浸在望女成凤的幻想中。
于是,在郑爽12岁的时候,家里人为了让她能“出人头地”,把她送到了成都学舞蹈,远离故乡和亲人。
在成都学习期间,年纪太小的她又被同学孤立瞧不起,当成东北小乡巴佬欺负,于是,她的性格变得更加敏感与缺爱。
这为她在日后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埋下了隐患,也形成了她在亲密关系中讨好型的人格。
犹记得,心理学上曾说:每个人性格的成因都可以追溯到他出生,成长的家庭。这世上,只有不良的家庭,没有不良的孩子。
她从小就承担了父母追求演艺圈的梦想,一直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活,她从来就没有真正做过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一直都在被动的接受外界世界给她的安排,所以她在面对各种压力和焦虑的时候,反弹的十分凶猛——这就变成了很多人严重的“疯子”。
在我咨询的过程当中,也接触过很多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群,原生家庭多多少少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能够很清楚地说明这种影响有多深:
一个男生的父亲喜怒无常,在他年幼的时候经常莫名其妙的对他殴打和咒骂,这个男生长大之后对于这样的行为深恶痛绝,一直都让自己保持冷静和克制,正常生活当中十分绅士和礼貌——但是即使这样,在和另一半闹意见的时候,他也会不由自主的暴怒,随手就会摔砸东西泄愤。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知道这样做很不好,我甚至每次这么做的时候我都会被自己吓一跳,然后赶紧和另一半赔礼道歉,但是我自己就是在这个时候没办法控制自己,我都很害怕我自己。”
.....
还有更多缺爱有着恋爱饥渴症的女孩,她们每次都知道自己在感情当中患得患失控制欲强会毁掉自己的感情,但是每一次她们又控制不住自己,一次次的重蹈覆辙。
所以,我们不得不遗憾的承认:原生家庭对我们带来的影响,真的很深。
怎样与原生家庭和解?
当你决定好为自己的现状负起责任,而不是再幻想他们来负责的时候,你才能真正跟父母和解。
我们需要的,也从来不是跟原生家庭和解,我们需要的是为自己的现状负起责任。
为自己的工作、财富、人格、孤独、痛苦、不如意、一地鸡毛的关系,承担起责任。
我们需要去思考:我怎么被影响了,我可以为现在的自己做些什么。
当你能为现在的自己负起责任来,你就成了和父母一样平等的成年人了。你们一样有着彼此的艰难、无奈、言不由衷。你不再那么需要他们,和解就是个自然的结果了。
就算这时候你的父母依然没有任何改变,你改变就好了。
就算父母依然会控制你。可是控制你的不仅是父母,你什么时候学会了“如何应对别人的控制”,你就学会了如何应对父母的控制。
就算父母依然会挑剔你。
可是挑剔你的不仅是父母,你什么时候学会了“如何应对别人的挑剔”,你就发现父母的挑剔只是你日常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