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光洁齐整、刀劈斧削的整容城市不仅距离感十足,而且单调乏味,反而是风雨无阻、春秋冬夏一直摆在街角的地摊,沾满地气、人气、烟火气,给人抚慰。它关乎一座城市的活力和感情。地摊经济还有一大好处:门槛低,资金投入少,而且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和专业技能,可谓“想摆就摆”;再者“船小好调头”,商品灵活、价格便宜,丰富城市商品供给。能真正实现全民参与,调动群众创业热情,做到老有所终,幼有所长,摊有所摆。
互联网企业的参与,让地摊经济不仅赚足了眼球,也预示着传统的地摊模式将迎来革新,此前单纯比吆喝、拼体力的阶段或将结束。在科技的赋能下,商户能否用好数字化手段至关重要。
事实上,国内以往的地摊经济虽然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却一直和“脏乱差”的标签捆绑在一起。同样是地摊经济,在国外又是不同景象,雪糕车、咖啡车和城市融为一体,卫生干净、井然有序。这一切无疑将提高地摊餐饮的行业规范,收益最大的,最终还是餐饮界高度标准化的传统豪强们。
地摊经济放开之后,很多餐饮老板担忧地摊会分流,影响生意,但事实上地摊餐饮从食品品类、卫生水平,到目标客群,和门店餐饮都是不一样的。一些餐饮老板甚至发现,街边的地摊多起来之后,夜市更加热闹了,人流更多了,生意也更好了。即便是地摊,不同人群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往后的生意,会朝着愈发细化的方向发展。
如今,随着餐饮专业级选手下场,地摊经济也将亮出新高度。以往地摊的破桌子、破板凳的刻板印象将会被改变,随之而来的是科技赋能的、装备升级的、管理更规范的地摊经济。连锁品牌卖的是标准化出品与服务,小店小摊卖的则是特色饭食与邻里情感。“老板娘,面里给多来点辣子”,这样的互动常常出现在街头小食摊的“私人定制”里,摊位小不怕,干净、卫生、好吃,再加二两人情味儿,是足以留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