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 物流| 科技| 创业| 经商| 运营| 科普| 财经| 文娱| AI| 物联| 品牌| 会议| 政策| 时尚| 健康| 家居| 金融| 农业| 汽车| 房产| 百科| 生活| 游戏| 管理| 快讯
 
首页 » 资讯 » 电商 » B2B » 高考生为什么会动复读的念头?什么时候再去考虑复读?

高考生为什么会动复读的念头?什么时候再去考虑复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1-07-08 20:04    来源:兰州中考复读  热度:256
  1.以考生目前的水平无法考上目标大学,且剩下的备考时间也难以支撑其达到目标。 。。。
   1.以考生目前的水平无法考上目标大学,且剩下的备考时间也难以支撑其达到目标。

  2.考生之前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存在一定问题,学习效率不高,浪费了很多时间,认为凭自己的实际实力可以学得更好,只是需要更长的备考时间。

  3.作为本省第一届新高考考生,缺少应考经验,想通过复读让自己更加适应新高考模式,在志愿填报时也能参考今年的录取情况作出更合理的判断。

  4.也有考生自己的复读意愿不大,但受父母影响,在下也会考虑复读。

  

  你适合复读吗?

  不可否认的是,复读让高考生将备战时间延长整整一年,给了他们一次逆风翻盘的机会,不少考生在复读成功后改写人生,对往后的生活轨道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复读对他们来说,的确是十分正确的决定。

  然而,复读并不是适合每一个学生,除了一开始要负担高昂复读费之外,在长期复读生活中的煎熬与压力,恐怕只有切身体会过的人才能形容。

  根据过往的情况,以下这几类考生比较适合复读:

  1.平时成绩好,在高考时发挥失常的考生。这类考生基础较扎实,或许在高考时因为心理状态或身体原因一时失手,以偏低的分数去报考大学,着实有些可惜。而如果给他们复读的机会,他们便可以一边巩固基础、拔高成绩上限,一边培养锻炼自己的应考状态,相信可以在下一年高考中重获一个好分数。

  2.学习能力好,但浪费了时间的考生。有些学生学东西快、记忆力好,做题时也能够举一反三,但在高三的时候学习习惯较差,或是没有好好学习,就这样浪费了自己的能力。他们如果复读一年,积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学习,学习效率也能够明显提升。

  3.志愿填报失误的考生。每年都有学生因为志愿填报失误而被录取到不理想的学校,2020年,就有一位高考632分、上了高分优先投档线的广东理科考生被录取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而这所独立学院的投档线仅仅为464分。

  辛苦高考得来的成绩,到了录取的临门一脚时反而出现失误,这对于考生来说是十分可惜的。都说“七分考,三分报”,这类考生在吸取教训后通过复读重新考上符合自己水平的大学,也不是难事。

  还没高考就想着复读=逃避现实

  大家可以发现:高考生到底适不适合复读,基本都要等到高考过后才能确定。

  有同学问:目前的成绩距离目标还很远,现在有复读的想法,不算是未雨绸缪吗?

  实际上,高考还没到,当你想着复读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这个想法不仅代表你承认自己不甚理想的现状,还意味着你已经准备向困难屈服。打算再将备战时间拉长一年,看似是你为了奔赴成功而另寻的一条出路,实则很可能走进逃避现实、宽慰自我的死胡同。

  有些考生会想:反正还有一年时间,今年高考我就当累积经验练练手,不必太拼。然后看似理所应当地松懈,把原本应当最高度集中备战的状态逐渐瓦解,复习的任务一拖再拖……

  等到明年高考备考时,再和应届生一同竞争,到时候的压力比起现在只会有增无减,真的能扛住重压吗?

  还没考完就想着复读,请扪心自问:你现在打算复读,究竟是想通过复读来改变命运,还是在逃避现实,给自己的不努力找一块“看似合理”的遮羞布?

  请记住:不要把今年的通知书寄托在明年虚无飘渺的努力上。

  什么时候再去考虑复读?

  当然,有些考生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才想着要复读,而是实在落下太多,又放不下自己心中的理想院校,想要通过复读实现目标。

  复读没有对错的标准,但在现阶段,大家的目光应该集中于复习准备下个月的高考,而不是未战先怯。你以为复读是退路,其实是在给自己一个“不必全力冲刺”的心理暗示,这样的想法反而会让你懈怠,难以激发潜能。

  那什么时候才去考虑复读?等你考砸了再说。

  等到高考过后,大家便可以根据实际成绩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再参加一年高考,再好好想想自己适不适合复读,也可以向过来人详细了解复读需要做哪些准备,毕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请勿打无准备之仗。此外,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准备复读的耗时问题,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大学上了一段时间课之后再退学复读的,复读不怕晚,就怕虎头蛇尾,信念坚定的人永远比三分钟热度的人更容易成功。

关于高考生为什么会动复读的念头?什么时候再去考虑复读?的要点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高考生为什么会动复读的念头?什么时候再去考虑复读?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B2B电商模式:传统行业电商的B2B模式思考
B2B电商模式:传统行业电商的B2B模式思考

2016-06-07 B2B B2B模式

当今的互联网领域可谓风云变幻,各种模式也比比皆是,随着一些交易模式或者盈利模式被残酷的淘汰出局,B2B又变成了被讨论或者是一些企业策划包装的救命稻草,…

B2B生鲜电商新锐鲜易网杀入沈阳 开拓新市场
B2B生鲜电商新锐鲜易网杀入沈阳 开拓新市场

2016-06-07 B2B 生鲜电商 鲜易网

B2B生鲜电商新锐鲜易网杀入沈阳 开拓新市场;鲜易网打造全国百城餐饮生鲜食材电商平台沈阳站开通,同时覆盖沈阳市所有地区的食材采购配送服务也正式启动。这…

银基集团转战B2B市场 启动“品汇壹号·云合伙”

2016-06-07 B2B 银基集团 品汇壹号

银基集团转战B2B市场 启动“品汇壹号·云合伙”项目;品汇壹号计划搭建一个由银基、城市合伙人、B端会员、资本、银行等组成的云平台,这一平台可以让每个合作…

B2B服务都包括哪些组成部分?SaaS服务、B2B电商

2016-06-07 B2B B2B电商 供应链金融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曾预测,B2B将诞生下一个BAT。根据艾媒咨询2016年6月3日发布的报告:2015年中国B2B市场处于上升通道,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12.31万…

跳出传统B2B模式 建材家居类电商新贵--国通商城

2016-06-07 B2B 建材家居类电商 国通商城

跳出传统B2B模式 建材家居类电商新贵--国通商城的辉煌战果;国通商城通过网站、APP、微官网、DM杂志等渠道,将商讯全方位而又精准化地传递到给潜在的合作伙伴…

生鲜农产品行业盛会 B2B蔬菜生鲜物流成热门话题
生鲜农产品行业盛会 B2B蔬菜生鲜物流成热门话题

2016-06-07 B2B B2B蔬菜生鲜物流

第四届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创新峰会暨2016北京CED电商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由中国物流与供应链联盟主办,是国内最具趋势引领力的生鲜农产品行业盛会。据悉,本…

B2B成跨境电商2.0时代发力点  跨境电商效果外贸增长红利将释放
B2B成跨境电商2.0时代发力点 跨境电商效果外贸

2016-06-10 B2B 跨境电商 2.0 时代

如果将依靠代购的海淘阶段定义为跨境电商1.0时代,那么,在行业快速发展整合走向成熟以及政策利好不断释放的当前,跨境电商则开始步入2.0时代。而在2.0时代,…

我国首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B2B2C电商服务平台——“仪之宝”正式上线
我国首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B2B2C电商服务平台—

2016-06-23 测绘地理信息 B2B2C 电商服务平台 仪之宝

我国首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B2B2C电商服务平台仪之宝正式上线;记者从昨天召开的2016年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互联网大会获悉,我国首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B2B2C电商服…

B2B跨境电商 中国B2B交易额将超过20万亿元预计

2016-06-25 B2B 跨境电商 B2B交易额

分享经济或共享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新动能。如果共享经济与时下中国经济的另一个风口跨境电商碰撞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酒仙网旗下酒仙团中国酒类电子商务b2b市场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酒仙网旗下酒仙团中国酒类电子商务b2b市场研讨

2016-06-25 酒仙网 酒仙团 b2b

酒仙网旗下酒仙团中国酒类电子商务b2b市场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据悉,酒仙网旗下酒仙团主办的中国酒类电子商务b2b市场发展研讨会在昆明召开。酒类产、销企业负责…

 
热点图文
B2B电商模式:传统行业电商的B2B模式思考

B2B电商模式:传统行业电商的B2B模式思考

B2B生鲜电商新锐鲜易网杀入沈阳 开拓新市场

B2B生鲜电商新锐鲜易网杀入沈阳 开拓新市场

生鲜农产品行业盛会 B2B蔬菜生鲜物流成热门话题

生鲜农产品行业盛会 B2B蔬菜生鲜物流成热门话题

B2B成跨境电商2.0时代发力点  跨境电商效果外贸增长红利将释放

B2B成跨境电商2.0时代发力点 跨境电商效果外贸增长红利将释放

我国首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B2B2C电商服务平台——“仪之宝”正式上线

我国首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B2B2C电商服务平台——“仪之宝”正式上线

酒仙网旗下酒仙团中国酒类电子商务b2b市场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酒仙网旗下酒仙团中国酒类电子商务b2b市场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外贸B2B发展趋势 解读外贸B2B平台的四大发展趋势

外贸B2B发展趋势 解读外贸B2B平台的四大发展趋势

淘宝收藏大师授权有什么影响

淘宝收藏大师授权有什么影响

 
经商宝 — 经商创业营销推广电子商务门户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特惠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