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特殊的一年,因为疫情的大面积爆发,开学时间推迟,后又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学。疫情、大暴雨的接连到来,使得高考延迟了一个月。
对于老师而言,进行网络授课是一个挑战。网络授课在教学上具有局限性,不能随时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说,线上教学效果也是因人而异。
这些对自律性好的学生来说,只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那些自律性差的,家人约束不够的情况下,就会发生早上起不来,总想看手机、玩游戏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下,巩固知识也变成遗忘倒计时。就算是高考的时候状态无敌,想考个好成绩,也是异想天开。因此,今年高考失利的学生不会在少数,想要复读的考生人数上也会增加。
2020年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已经实行新高考。到2021年时,2018年启动新高考改革计划的8个省市(湖南、广东、江苏、重庆、河北、湖北、福建、辽宁)也将实行改革。
因为新高考模式的实行,各高校的招生要求也会有变化。考生需按照各高校公布的不同专业的选考科目的要求报考对应专业。
对于那些想复读的考生来说,如果所在省明年实行新高考,没有经历过选科这一环节,很多同学可能会因为想报考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需重新选择其它选科组合。
这就要花上更多时间去追赶应届生,补上之前落下的课程。而且在有的省份,考生复读还要面临新课程和新教材,所要花的时间将更多。
2019年高考人数970多万,2020年人数已经达到1071万。
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课题研究发现:2011-2018年,我国大学生多次参加高考(即复读)的比例达到17.47%。按比例推算,2020年的复读人数可能为187.1万,已经远远超过100万。
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考生意识到高考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一个好大学学历的重要性。因此很多考生在成绩或录取专业不理想的情况下就会选择复读。
选择复读的学生基础一般很不错,高分的学生也很多。经过一年的复习,各方面的优势会更加明显,也会占据更多的高校名额。那些录取而没有去读大学的,就意味着白白浪费一个名额。
如果每年都有很多的学生这样做,那么每年都会浪费比较多的名额。然后学生继续复读,又占用下一届学生的名额。如此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怪圈。
逐年递增的复读生,已经严重占用公共资源,许多省份也发布政策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学生。河南省教育厅也发布相关的通知,要求被录取的学生要尽量就读,如果违约,还有可能会被记录在档案。
如果今年选择复读的考生(以自己省发布的政策为准),可能会面临更高的复读成本,和新教育模式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影响,承担更多的压力。
不是每一次高考,都能考出好成绩。如果分数在500分以上,可能很难有大的突破,还会因为复读的压力发挥不如第一年的好。而分数300分不到的,除非是艺术生,不然基础不好的你想要突飞猛进还是太难。
虽然,高考的确是人生很重要的一次考试,却也不是真的就一考定终身。未来怎么样,路还是靠自己走出来的,你能走成什么样也是取决于你的付出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