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高考只是手段,而不是终极目标。
我不反对复读,我反对的是考差之后怒气之下选择的复读。
上周五,和要好的同事交流,她最近因为女儿疯狂要复读而烦恼不已。
她家女儿在本地顶级高中就读,成绩一向不错,高考出分后她给我发个“不好”的微信就再没有消息。
等过了一周,志愿也填完了,我想她应该能放下了,就想着和她聊聊,正好在办公室外的走廊上碰上了。她说,这些日子一边填志愿,因为之前从来没想到会这个分数,所以选择的院校全部推翻,加上女儿执意要复读,志愿填报过程女儿全程拒绝对参加;一边联系能接收复读生的学校。说到难过之处,同事眼中含泪,同为高考家长我感同身受。
她想听听我的意见,如果是我会同意孩子复读么。
我就表达了文章开头的观点“我不反对复读,但反对考差之后怒气之下选择的复读。”
而从我和她聊天及过往的了解中,我感觉她女儿选择复读是在冲动、情绪化下决定的。
她想复读只是不满意自己的成绩,这个成绩给她带来了挫败感与不甘心,不甘心同学之间位次的滑落,又有强烈地愧疚感,辜负父母及周围的人期待,还有失望,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对应的回报。
如果是带着这种情绪选择复读,带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去复读,那么复读一年的历程会非常坎坷。
高三一年是孩子12年学习中最苦、最累的一年。
孩子有没有做好再吃一年苦,再累一年的思想准备,再经历一年作业成山、卷子满天飞、考试滚滚来,孩子会不会有所畏惧……
复读这一年心态很关键,复读其实更多的应该是最后一个选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条路可以走。
可以先上大学,如果对大学或专业不满意,可以第二年申请转专业,将来还可以考研换学校转专业。虽然这些也很难,但相较于复读,终究是更加稳定的选择。
“高考只是手段,而不是终极目标”,高考不是一场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我们是通过高考开始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如果一定要复读,那么一定是与老师家长理性分析沟通后,复读的意愿仍然很强烈下做出的选择。
如果这样,我想祝福复读的孩子,你很勇敢,继续努力,愿你来年收获美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