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显示,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并且要求滴滴出行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
上网搜了一下网络安全法的有关规定,里面明确写了“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涉及用户个人信息的,还应当遵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这次下架滴滴也是经过一系列预告的,工信部6月就通报过291款侵害用户权益的APP名单,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笔者前一阵子就亲身体会了滴滴打车同时间段,一次比一次贵的悲惨现实。它就是收集信息看准了这个时间段你要出门,于是每天更贵一点点。
看来滴滴私下里没少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而且到现在很多用户也不清楚到底这个信息的范围都包括了什么,基本使用协议都是直接点同意。
能怎么办,车还是要打外卖还是要点,不点同意不让用啊。
在当下的大算法时代,大数据乱象频出,从同距离不同价格到买了结果vip比普通用户还贵。收集了大量个人信息的大数据,让商家杀熟的刀磨得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