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与销售服务部总裁迟林春代表华为再次重申不造车,而且还具体解释了华为为什么不造车。
他说,华为之所以不造车,有多重考虑。华为的ICT业务在欧洲市场有巨大的商业利益存在,其中,德国是华为ICT业务最重要的市场,而德国的支柱产业是汽车产业,如果华为造车,就会和当地车企产生直接的竞争。
其次,华为迟林春特别强调,造车需要巨大的资本支撑。汽车与手机终端很不同,目前华为还不具备造车的实力,同时华为也不会控股和投资任何汽车企业,哪怕1%。
那么,掐指一算,这是华为这短短几年来,在正式场合第八次表明不造车,而且说不会控股和投资任何汽车企业,哪怕1%。那么,为什么华为频频声明,华为不造车,背后究竟谁在担忧华为任正非造车。
首先,从华为的声明中,可以看到,华为不希望与海外的重要客户产生直接竞争,换句话说,华为海外的客户担心华为造车。这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实,凭借华为的实力,造车,是分分钟的事儿,尽管华为这次说造车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但是,凭借华为的影响力,只要华为愿意开口,资金是分分钟能够到位的。
其次,国内的一些车企,也是非常担忧华为造车。这其实从股市表现来看,已经是显而易见的。当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与销售服务部总裁迟林春昨天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的时候,与华为相关的汽车概念股走势明显在上涨。
另外,华为本身也不希望造车。因为华为一直在坚持战略聚焦,对华为来说,聚焦通讯技术,并继续在这个领域保持全球领先,是他的初心,也是使命。正如华为内部文件所说的那样:
尽管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我们要清楚,打造ICT基础设施才是华为公司肩负的历史使命,越是在艰苦时期,越不能动摇。因此,不造车,可以让华为保持强大的战略聚焦,在通讯技术领域持续猛攻,持续在全球保持领先。
因此,不管从外部的生态链因素看,还是华为内部文化看,华为不造车,应该是较长一段时间,不会改变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