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摆脱对海外芯片技术的依赖,华为早早就成立了海思半导体,旨在拿到芯片自主权,主导首发了10nm、7nm和5nm芯片,华为对国产芯片事业贡献巨大。只可惜华为海思是芯片研发单位,并不能生产代工芯片,目前5nm麒麟9000芯片无法继续量产,这也给国产芯片制造行业敲响警钟,必须尽快克服芯片制造难题。作为国内芯片代工巨头,中芯国际一次又一次攻克技术节点,跻身全球五大芯片制造巨头之一。
虽说目前中国加码对芯片制造、芯片研发的投入,但眼前面临了一个集体难题,那就是芯片的上游设计环节。芯片设计方面中国有海思半导体、紫光展锐等,芯片制造方面有上海微电子、中芯国际作为后盾,可在芯片设计上游,我们还是依赖于ARM构架,要想设计出高端芯片,那么必须要拿到ARM芯片构架授权,苹果、高通也不例外。ARM作为一家外企,很多技术也是源自于美国,一度放弃对华为提供最新ARM构架方案,阻碍了华为自研芯片的进展。

很显然,在芯片设计底层技术上,中国仍依赖于海外厂商,RAM长期以来占据垄断地位,美芯片巨头一直在争取收购ARM业务,按照这种形势分析,国产芯片可能会面临ARM断供风险,无法真正达到100%纯国产。因此,业内人士分析,中国自研芯片构架的计划刻不容缓。这时候中科院传来了好消息,真正自主的国产芯片要来了。在首届RISC-V中国峰会日前在上海科技大学举行。中科院大学教授、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包云岗带来好消息,正式发布国产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心——“香山”。
RISC-V处理器核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打通国内芯片上下游企业,让国产芯片规则更加统一,一旦技术成熟,中国芯片企业可以放弃对ARM构架的依赖,用自主芯片来生产纯真的国产芯片。“香山”是在中科院计算所、鹏城实验室的支持下,通过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联合业界企业一起开发的一款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第一版架构代号是“雁栖湖”,第二版架构代号是“南湖”,届时将联手中芯国际,计划年底实现流片,基于14nm工艺打造。
短短2年时间,中国芯片产业有了全新面貌,各大科技公司加码对芯片自研的资金、人力投入,中芯国际、中科院捷报频传,想必这一次ARM都不会料到,国产自研构架的进度这么快,RISC-V呼之欲出,国产芯片迎来全新拐点。正如倪光南院士提到的那样,未来芯片市场将会是ARM、X86、RISC-V三分天下的局面,只要中国尽快克服芯片制造环节,纯正100%自研芯片不远了,国产芯片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