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汇聚了我国众多半导体优秀人才,更有如同梁孟松一般从海外归来的优秀人才进行研发领导,从而不断加快发展速度。自梁孟松担任中芯国际CEO后,技术可谓是突飞猛进,此前更是宣布将会在今年4月份实现7nm工艺芯片的量产。从而成为全球第三家成功掌握10nm以下高端工艺芯片生产制造的企业。然而时至今日,4月都已经过去了一两个月了,梁孟松宣布的7nm芯片呢?中芯国际为何迟迟没消息。
首先,中芯国际前段时间高层领导发生调动
2020年12月中旬,蒋尚义宣布出任中芯国际副董事长,而挑大梁的梁孟松直接递交了辞职申请。要知道,中芯国际对14nm工艺芯片生产制造技术的突破以及7nm工艺芯片技术的掌握,几乎都是在梁孟松的领导下完成的。因此随着梁孟松的辞职申请,其研发自然也停了下来,更不要说蒋尚义与梁孟松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观念不同。因此,计划的4月份自然就会不断推后。
另外就是光刻机的限制
虽然中芯国际在宣布自己掌握的7nm工艺芯片生产技术上并没有提交到EUV高端光刻机,但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这还是高端工艺芯片生产必需品,DUV光刻机与其存在着根本上的区别。而仅有EUV光刻机的ASML此前一直没有与中国达成EUV光刻机的合作,更不要说当下老美对中国全力打压了。因此,这可能也是中芯7nm芯片推迟的重要原因。
不过我国院士对于中芯国际当下在7nm工艺芯片上的态度或者是做法,则是抱有另一种态度,更是表示这其实是中芯国际下的一盘大棋,7nm工艺芯片的量产还会进一步推迟。那么中芯国际究竟是在干什么?
一是全面扩能14nm、28nm以及N+1工艺芯片产能,尽可能解决当下企业对芯片的需求,确保生产利益以及技术的成熟。虽然芯片工艺在不断发展,甚至IBM都已经在2nm工艺芯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当下许多智能产品应用的依然是28nm这样的中端工艺芯片,比如智能汽车,而这也是当下全球最为紧缺的芯片。中芯国际对于这样的工艺芯片生产技术掌握地更加成熟,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此前公布的2021年投资计划中,对这些既有工艺的扩能占据了绝大多数。掌握不代表先进,当下将28nm、14nm这样的中端芯片生产技术做到成熟,俨然更符合2025年芯片自给率70%的目标。为啥中芯国际忽然没声了?院士:悄悄在干大事。
二是加速去美化,以完全国产化为中心。虽然已经实现了14nm工艺芯片量产,甚至掌握了7nm工艺芯片的生产制造技术,但这些还有不少都依赖于国外,尤其是7nm工艺这样10nm以下的高端工艺芯片,几乎所有的关键技术都被老美掌握,我国所做的突破少之又少。因此,一味地发展高端工艺,但无法国产化,很有可能直接被老美掐断,从而只能永远停留在纸面上。
三是防止老美的警觉,低调提升芯片制造工艺。即使如同英特尔这样的国际科技巨头都被卡在了10nm工艺芯片上,一旦中芯国际实现了7nm工艺芯片的量产,甚至有可能是在摒弃EUV高端光刻机的情况下,那么中芯国际一定会遭受老美的全面打压,其打压力度甚至要比华为还大,这显然是在给自己找麻烦,毕竟闷声才能发大财。
中芯国际这么做一定程度上也是为其他半导体企业,或者说是中国整个半导体行业争取了更多的发展时间,进一步积攒科研实力。一旦暴露必将迎来老美的疯狂打压,届时一定会两败俱伤,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不仅是中芯国际要做的,也是其他各大半导体行业都在做的。当然了,芯片之路依然漫长且艰难,但我们必定会尽全力克服一切困难,获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