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有人表示应该取缔,因为更加环保,而且节约资源;也有网友表示不应该取缔,因为蓄电池动力始终无法代替燃油机动力,而且充电速度异常缓慢。也有网友说得非常好,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全面取缔,各取所需就好了。那么新能源的电动车究竟会完全取缔燃油车吗?先给出结论:不会。
燃油车未来将消失?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但燃油车也要保留。
首先目前电动车的市场定位实际就是满足大部分人的日常出行需求,而且这个出行距离范围最好在400公里以下。在解决它的自然隐患和充电成本问题包括充电速度以后,电动车一定能取得远高于如今的市场份额。
新能源电动车目前的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可以为车主带来更加迅猛和平滑的加速体验,在动力上采用电能相比较与使用石油更廉价,而整体汽车的价格也更便宜一些。据乘联会给出的近5年的汽车销量数据显示,在17年纯电动汽车销售额占比是0.11%,到2020年9月份市场占比在1.28%,到目前已经远超过了2%,说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认可了新能源汽车。
而新能源汽车目前面对的主要推广问题依然有很多,最明显的就是充电续航问题上,很多车主表示虽然充电便宜,但是找充电桩的过程让人很焦虑。燃油车则不会有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在高速上都可以很快地找到加油站,而能源车哪怕是在城区,运气不好的话充一次电都可能要辗转好几个停车场才能成功用上充电桩。更不用说充电时长,正常电动车0-80%电量需要50分钟左右,而燃油车分分钟就可以加好油。
唯一让车主有些心里安慰的只有充电价格了,但是必须要承认国家对电动车的支持,包括电动车厂家的不断发展,充电难的问题一定会被解决。但是剩下的问题已然很多,比如产权车位,产品升级,保值率等等,都是未来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而且上诉问题并不是有钱买辆车,找到充电桩就能解决的。甚至有些问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电动车的市场占比都不会有很大提高。
虽说电动车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是前景依然非常广阔,首先电力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种非常优质的能源,目前我们国家电力能源将要达到过剩的程度。而实现能源转化电力的手段多,能量转化效率更高,环境污染更低,这也就是国家为何如此青睐电动车的原因。
中国目前3-4亿辆汽车,每年烧掉的石油,产生的污染,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中国目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来看,汽车的销售量仍然没有达到最高峰。如果中国发展到老美那个程度,那么每年几乎可以消耗掉中国已知的所有可开采的石油能源,所以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当下迫在眉睫。
其实中国第一次将新能源汽车研究问题摆在桌面上,距今已经过去将近30年了,甚至可能很多网友们都不敢相信,早在1992年钱老就建议直接研发新能源电动车。这里不仅要佩服钱老的高瞻远瞩,更可以发现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性。
完全取消燃油车不可取!关乎国家战略安全。也不是说未来新能源电动车一定会完全取缔燃油车,只是可以肯定的是电动车会成为主流私家车。但是燃油车的优势是目前电动车技术无法代替的,未来在特定用途上也不可能完全代替。首先就是动力问题,甚至有长途运输需求的货车可能在很久未来都无法用电动车代替。更不用说重工业需要燃油机强大而稳定的动力,而特殊环境下包括高原,高寒环境和其他复杂环境,燃油机的表现一直非常可靠。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燃油车绝对是最能打的,虽然现在国内很少出现停电的事情了,但像国外在面对一些突发事情就会陷入停电,到时候新能源汽车全部都歇火了。而且像国内遇到突发事件,各省市都会派车运输物资援助灾区,紧要关头绝不能掉链子,这时如果司机驾驶电动车,路上没电了还要在沿途的充电站待上了很久,燃油车就没有这样的顾虑。最重要的是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假设大家开的都是电动汽车,那么想要这个国家的交通瘫痪很简单断其电就可以,而燃油车却有其他的存储方式保证其运行,所以一些特殊部门的车几乎全是燃油车。
有人该说了那还有氢能源汽车呢,诚然氢能源汽车是未来但它和电动汽车一样在发展中有诸多障碍。首先面临的就是成本问题,在制氢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铂,这种金属非常珍贵,从而加大了制氢成本,氢能源汽车的成本也就上涨了。其次就是存储,氢一旦存储不当极易发生爆炸,最后就是配套设施,电动汽车也是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下才出现较为完善的充电设施,而氢能源汽车能进行补给的地方就更少了。
目前国家对于新能源的鼓励扶持大家有目共睹,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不仅加速发展,而且还有弯道超车的迹象。特拉斯进入中国以后,不仅刺激到国内同行业的发展速度,而且还带来了许多原本我们没有的技术,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产业链。这些都是国民希望看到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会拥有在国际上数一数二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