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被纳入该计划的企业,其中就包括富士康。
众所周知,2020年,在苹果公司的要求下,富士康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扩建苹果手机代工厂。其实早在2017年的时候,苹果就开始从中国转移生产线,富士康在苹果的带动下,也开始计划将代工厂逐渐转移到印度和越南那一带。到了2020年,郭台铭更是宣布,富士康以后所有的投资重点都放在东南亚,尤其是印度和越南。还被传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扩建工厂。
不过进入2021年之后,富士康却一反常态,带着大量的苹果订单返回中国大陆。根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中旬到6月初,郑州的富士康工厂就开始大量招人,并追加员工的奖励金额,奖金从原来的3000多元升至6000多元。
富士康打道回中国大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富士康在印度工厂的产能受到严重影响,产能暴跌50% ,大面积停产。不仅印度工厂出现产能暴跌,受疫情影响,富士康在越南的大部分工厂也出现了停工停产现象。在此背景下,为了如期交付为苹果代工的订单,富士康带着大量的订单,返回中国大陆。
当然,印度此次提出10亿美元的制造奖励计划挺让人意外的。业内人士分析,印度此番计划完全是出于自身考虑,根据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估计,印度这一计划有望带动该国未来四年信息技术硬件的总产值达到220万美元,并为当地创造3万多个工作岗位。而印度选择的这14家公司,旨在促进该国IT产品的本地制造和出口贸易。
首先来看下,印度此次“激励计划”的补贴政策是什么样的?印度将根据这14家公司在2019—2020财政年的净增销售额,提供1%至4%的现金奖励,奖励计划持续到2025年左右。有人为富士康粗略算了一下,分到富士康身上总共可能不到2亿美元。
如此看来,印度的这个激励计划,对富士康来说不算什么。因为,2017年时,根据印度时报网站报道,富士康集团已经和印度地方签署了协议,将投资50亿美元建厂。
印度的激励计划虽然钱不算多,但富士康只要拿了印度的钱,想要撤回中国就没那么容易了,很有可能自毁前程。如今看来,富士康到印度发展后,并不顺利,已经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了。
首先,印度工人劳动力整体素质普遍偏低,虽然工资成本低,但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却比国内要高得多,甚至于还需要派国内的工人过去完成生产任务。
第二,中国拥有完善而全面的产业链体系,富士康在大陆只需要扮演产业链中某一个环节就可以,国内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去服务它。但工厂搬到印度就远不是这么回事,其加工的原料、配件依然要依赖中国大陆进口运出去,这其中的物流、税费、管理等成本都在相应的增加。
当下,印度为了保护本国电子类产业的发展,曾多次宣布提高电子产品的进口关税,这对于投入巨额,把生产线搬到印度的富士康来说,无疑增加了巨大的风险。所以说,郭台铭能否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