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下事情的经过。
6月30日,上汽集团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有股民问:目前众多车企注重自动驾驶业务的推进,华为自动驾驶算法技术,以及激光雷达产业布局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上汽是否会考虑与华为合作?
陈虹的回答是: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这就好比又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陈虹还称:“我们不接受任何供应商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多是合作。”
上汽董事长的这番言论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网上铺天盖地对他的话开始解读。
首先,陈虹说不想与华为在自动驾驶方面有合作,说明他骨子里并不认可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或认为华为刚入局汽车领域,华为在汽车领域的造诣不如在通信领域深。或认为华为自动驾驶技术还不够成熟,上汽自然也就不着急着合作。
第二,陈虹称上汽不接受单一一家供应商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担心上汽的“灵魂”被对方掌握。陈虹可能忘了当下华为的技术方案其实是非常灵活,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定制,如果上汽不需要整体解决方案,华为可以提供单项解决方案。也就是说,陈虹的说法过于绝对。
另外,陈虹的言论之所以招来“骂”声一片,主要是因为他的那句“我们的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实际上上汽这些年主要靠合资发展壮大。
早在2018年,上汽就与奥地利的一家专门提供智能驾驶技术的公司——TTTech签署了智能驾驶的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进行智能驾驶中央决策控制器的开发,上汽占股50.1%,TTTech占股49.9%。这就不免被人解读成:上汽所谓的把无人驾驶技术“灵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实际上已经把“灵魂”卖给了国外的技术。
更有网友嘲讽:上汽用外国人的技术就是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里,用华为的技术就是失去了灵魂!
当然,上汽为作一家大型商业公司,有权利决定自己的选择,旁人无权干涉。但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的这番话,显然很容易让人质疑,上汽不选择华为自动驾驶,是否担忧:以华为的实力,将来华为一旦真的开始自己造车,上汽也会沦为炮灰?
对于“华为会不会进军造车”这个问题,6月28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与销售服务部总裁迟林春再次对外重申:华为不造车,且不投资任何车企,哪怕1%都不行。要知道这已经是华为第8次对此事严正申明!
在去年10月份,华为的管理文件中,任正非更是放出狠话:“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赋能车企。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
可见对于“华为不造车”的战略,任正非的意志是很坚定的。当然,任正非这么做,主要基于这两点考量。
第一,华为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如果突然进军造整车,那么必然会引起汽车厂商的高度警惕和防备,从而放弃与华为合作。那么,华为“用技术赋能车企”的这一规划将可能成为泡影。
第二,华为成立至今33年,了解华为的人都知道,华为所有的产品都聚焦在通信技术领域。任正非注重聚焦。华为从创建到现在,一直义反顾、持之以恒地专注于通信核心网络技术的研究,始终不为其他机会所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