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在时间跨度上,英伟达面临太多变数。据了解英伟达并购ARM预计耗时超过18个月,如此长的并购时间,给各方留下思考的时间太多了,变数自然随时有可能出现。
最后,从并购可能产生的后果看,英伟达面临的质疑更多。因为ARM的芯片架构被应用于全球超95%的智能手机上,因此很多企业的机构都在担忧,并购之后的ARM还能不能保持中立地位,英伟达能不能保证市场的公正性。正是由于这些不确定性,因此在并购一开始的时候,苹果和高通以及华为都对此持反对态度。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更是让人意想不到。或许是感受到了并购的压力,英伟达负责人在谈及并购时,态度开始出现反转,由之前的坚信并购可以完成,突然改口说其实不并购也可以,这一度被外界解读为英伟达对并购案的前景开始不看好。紧随其后,高通方面也插手干预,表示如果英伟达并购失败,高通愿意出手对ARM进行投资。然而更意外的还在后面。
据媒体报道,在英伟达突然改口之后,想插手干预并购的就不只是高通了,据了解,在英伟达并购ARM的态度上,国际芯片三巨头开始公开表态,联发科、Marvell以及博通成为了首批支持并购的人选。更重要的是,上述三个支持英伟达的企业均是ARM的客户,被并购企业的用户都支持并购,这下是彻底乱套了。
原本应该是顺利进行的并购,在英伟达无法保证市场中立性的情况下,现在情况开始乱套了。尤其是在英伟达应该改口的情况下,不仅高通出手想干预,现在就连芯片制造商也参与到这桩并购案当中,情况是越来越复杂了。
更让人担忧的是,伴随着高通等企业的表态,有分析人士指出,企业的态度反转,一定程度上也会干扰到监管部门的判断,这就意味着对于英伟达并购ARM的后续走向又将扑朔迷离,这一次是真的彻底乱套了。
不过话说回来,英伟达突然改口之后反而获得支持,这对于华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以后华为也要提高警惕了。倪光南院士曾经说过,英伟达并购ARM可能会使得以后使用芯片架构时,难度会增加不少,尤其是对华为这样的企业而言,可能面临不公平的对待,因此他建议国家对这笔交易进行否决。
只是这次支持英伟达并购ARM的企业,都是芯片行业的制造者,他们如果能促成这桩并购,相当于已经站到了华为的对立面,没准以后就会给华为增加一些莫须有的负担。这样一来,华为不仅要想办法解决芯片的制造问题,恐怕就连芯片架构的获取都会被人家再次卡脖子。
当然了,现在英伟达并购ARM还在进行当中,最终鹿死谁手眼下还尚未可知,只不过当一些芯片巨头开始对英伟达表示支持时,华为最好是提高警惕并提前想好应对之策,毕竟当芯片架构如果都不对华为开放,这才是致命的。